※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以下呼吸作用在生活实际当中的应用,解释正确的是( ) A.酸奶“涨袋”是由于乳酸菌呼吸产生大量气体 B.伤口用纱布包扎有利于组织细胞有氧呼吸 C.用酵母细胞发酵产酒初期可以适当通入空气 D.松土可避免植物根系有氧呼吸产生过多CO2 +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苹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的颜色变化为由蓝变棕再变砖红 B.鉴定DNA时,应将丝状物直接加入到二苯胺试剂中进行沸水浴,溶液变蓝 C.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D.溴麝香草酚蓝与CO2 反应,颜色变化为由蓝变绿再变黄+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为深绿,Bb表现为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抗病、不抗病分别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F1 :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浅绿抗病=1:1 实验二: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F1 :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叶浅绿不抗病=1:1:1:1.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父本的基因型不相同 B.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最好用与实验一的父本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自交 C.F1 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 的成熟植株中四种表现型的分离比为1:2:3:6 D.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 ,F1 随机交配得到F2 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0.75+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如图是下丘脑参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途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若图中的内分泌腺为卵巢,则激素⑥的靶器官是卵巢等雌性生殖器官 C.若图中的内分泌腺是胰岛,则在血糖调节过程中作用途径有①③④⑥⑦ D.若图为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当食用较咸食物时,下丘脑可产生渴觉+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目前,对种子萌发和休眠的调控机理尚无定论。最能被接受的是Khan和Waters提的“植物激素三因子”假说,其模型如图所示。GA、CK和ABA分别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注:“+”表示激素存在生理活性浓度;“-”表示激素不存在生理活性浓度。B.第3和6组对照的自变量是有无GA,而CK和ABA都是无关变量 C.据第5、6、7、8组可知,不管CK和ABA是否存在生理活性浓度,若GA不存在生理活性浓度,种子都处于休眠状态 D.综合8组实验结果,ABA对GA作用的发挥起到促进作用,CK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激素+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克里斯琴认为:种群数量上升时,种内个体间的社群压力会影响种群数量,其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B.社群压力会导致机体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 C.社群压力通过神经、体液、免疫三种调节方式调控种群数量 D.社群压力会导致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下降,从而使种群数量降低+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人体液中物质交换、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C.从研究内容来看,甲和乙、丙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水平、群落水平和群落水平 D.乙图中B取食A占的比例由1/2调整为5/6,则A供养的B数量是原来的2.2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研究证实 ATP 既是 “ 能量通货 ” ,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生理过程),其结构简式是。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①科学家用化学物质阻断后,发现靶细胞膜能接受到部分神经信号;②科学家寻找到靶细胞膜上有ATP的。4. 为了研究 X 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 X 物质将细胞处理 小时。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 ATP 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试验后:所得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X 物质浓度 (ngmL -1 ) 细胞内 ATP 浓度 ( nmoL mL -1 ) 细胞死亡百分率 A 80 B 70 C 50 10 D 20 25 E 16 70 ① 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② 实验数据表明,该实验因变量之间的联系是 ③ 若用混有浓度为 2ng mL -1 的 X 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阻碍消化酶的 ,影响消化;妨碍 ,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朊 病毒是一种只含蛋白质而不含核酸的病原微生物。按图示 1→2→3→4 进行实验,验证 朊 病毒 侵染 因子是蛋白质,题中所用牛脑组织细胞为无任何标记的活体细胞。32P,沉淀物中(填“能大量”或“几乎不能”)检测到3 2 P,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3.如果添加试管5,从试管2中提取朊病毒后先加入试管5同时添加35 S标记的(NH4 )2 35 SO4 ,连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提取朊病毒加入试管3,培养适宜时间后离心,检测放射性应主要位于中,少量位于中,原因是:。4.一般病毒的增殖同朊病毒之间的最主要区别是:一般的病毒侵染细胞是向宿主细胞提供(物质),利用宿主细胞的等物质进行增殖。+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