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某森林每平方千米范围内猞猁的数量是其种群密度 B.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C.样方法调查得到的是某种群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D.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都是标志重捕法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概念图中序号所表达的含义,说法错误的是( )
B.迁入率由序号4或5代表 C.序号2代表出生率或死亡率 D.序号6,7依次代表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生态系统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B.b点后该种群的生存环境趋于稳定 C.b~d段的数量变化可能是由于捕食关系导致的 D.性别比例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林冠层出现空隙,成为林窗。研究者调査了某森林中林窗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下图所示的结果。据此图不能推断出( )B.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C.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数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D.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可能是影响土壤动物群落垂直结构的重要因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是生物甲与生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有生物乙时,甲的数量在第6周时达到K值 B.生物甲与生物乙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 C.无生物乙时,生物甲的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D.无生物乙时,1~3周生物甲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不需要设置蒸馏水培养的对照组 B.“探究2-4-D对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需设置蒸馏水培养的对照组 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需设置蒸馏水培养的对照组 D.“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的实验需设置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对下列4幅曲线图中a、b两点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图乙中,a、b两点种群数量相等 C.图丙中,a、b两点细胞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相等 D.图丁中,a、b两点表示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相等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健那绿染液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B.使用台盼蓝染液对动物细胞进行染色,死的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细胞不着色 C.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时,滴菌液→盖盖玻片→吸去多余菌液→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D.制作观察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实验中,经解离液处理后的细胞都已死亡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若时间允许,甲一定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C.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D.第N年时,甲、乙的群落结构一定相同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B.植物的垂直结构主要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C.在水平方向上,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会有差别 D.某山竹林里的成年竹、幼年竹和竹笋构成了该群落的垂直结构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研究人员对某林区猕猴种群的数量和性比率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注:4-12岁为猕猴的生育年龄)。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B.调查时猕猴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未达K值 C.7-9岁个体中,雄性与雌性的数量比值最低,与雄性因争夺王位和配偶死亡率较高有关 D.各年龄组个体数量不变,若性别比例变为1:1,则猕猴的出生率将升高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为液体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正确的是( )B.a点时酵母菌数量增长最快,此时无种内斗争 C.定期补充营养物质和清除代谢废物,b点会上升 D.c~d段,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和增长速率呈负相关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内种群类型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S时之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R→S时间内该生态系统可能遭到严重自然灾害 C.R时和T时种群类型数量相等,但物种类型不一定相同 D.R时之前和T时之后,群落均未出现演替现象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乱石窑裸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B.相同群落发生的群落演替演变的群落类型相同 C.杂木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大于阔叶林群落 D.上述演替中,营养结构趋于复杂,有机物总量增多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水库中人工养殖了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为了提高鱼类的产量,必须不断投放饵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库中不同种类的鱼占据不同的水层,体现出群落动物的现象,形成这种结构的原因是。2.若不考虑食物因素,下图能表示同水层中不同种鱼的关系是。![]()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 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一个(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的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的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间要求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的。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 11333 hm
,科研人员对一块 0.2 hm
样地的乔木层进行多次调查,部分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 ( 单位:株 )
分层 优势种 群 调 查年份
1982 年 1992 年 2002 年 顶层 锥 栗
中间 层 厚 壳桂 107 30 下层 云南 银 柴 170 204 230
据 表回答 下列问题: 1.云南银柴与厚壳桂的种间关系是。2.不同种群的分层分布形成群落的结构,植物分层现象主要与(环境因素)有关。3.调查该样地锥栗种群数量(可以/不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4.据表估算该样地1992年云南银柴的种群密度为。若用该数据代表当年自然保护区内云南银柴的种群密度,则不可靠。要获得可靠的结果,应该如何取样?。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 示某森林 植物的景观,图 示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登记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上图2。①试写出该研究的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②图2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m2。③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株/m2。2.导致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结构。若要调查景观图中森林群落的结构,请写出主要的调查项目(调查设备略):①;②。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