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难 降钙素是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由32个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的链状多肽类激素,主要作用是降低血钙和血磷含量。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特有的基因经过转录和翻译合成降钙素 B.降钙素由高尔基体合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高血磷患者宜口服降钙素,以维持机体血磷含量相对稳定 D.氨基酸分子形成降钙素时,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至少减少558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兴趣小组采用两种途径处理鸡蛋清溶液,过程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所依据的原理不同,过程②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肽键 B.③④所依据的原理不同,过程③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肽键 C.在溶解后产生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都会变成紫色 D.过程②产生的蛋白块也可用③的方法进行溶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生物膜透性与物质出入生物膜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所需的蛋白质都必须通过内质网输入到叶绿体 B.细胞失水时,水分子也可向细胞内扩散 C.细胞外高浓度的某种酶可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D.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能自由透过高尔基体膜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给水稻提供14CO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有可能出现14C2H5OH B.给水稻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 C.小白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8O D.利用15N标记某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出现放射性,而游离的核糖体无放射性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低温度和氧浓度并保持干燥,有利于果蔬的储藏保鲜 B.大棚栽培蔬菜,遇到阴雨天气时,可适当降低温度 C.给含有酵母菌的发酵液连续通气,可提高产酒量 D.给稻田定期排水、晒田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水稻过度生长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为研究酶的特性,进行了实验,基本过程如下表所示:
| 步骤 基本过程 试管A 试管B 1 加入2%过氧化氢溶液 3mL 3mL 2 加入马铃薯匀浆 少许 — 3 加入二氧化锰 — 少许 4 检测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的可变因素是催化剂的种类 B.可用产生气泡的速率作检测指标 C.该实验能说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 D.不能用鸡肝匀浆代替马铃薯匀浆进行实验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细胞呼吸过程中,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能将NADH(即[H])分解产生的H+转运到膜间隙,使膜间隙中H+浓度增大,大部分H+通过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的合成,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B.该过程发生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C.图中①是具有ATP合成酶活性的通道蛋白 D.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已知施加药物A能使蔗糖酶的活性丧失;施加药物B后蔗糖酶活性不变,但蔗糖和蔗糖酶结合的机会减少。如图为蔗糖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温度、pH均适宜)产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其中乙组使用少量药物B处理。据图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1时可能适当提高了温度 B.丙组先使用药物B处理,在t1时可能使用药物A处理 C.在t1时间之后甲组蔗糖酶的活性高于乙组和丙组 D.在t1时间之后丙组中蔗糖酶和蔗糖作用机会不变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面是人体某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的示意图,据图分析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机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某些钠钾离子的转运蛋白虽然具有催化ATP水解的功能,但是在持续运输的过程中不会导致ADP的大量积累 C.Na+进出该组织细胞的速率均不受氧气浓度的影响 D.同一载体运输的物质可能不止一种,说明某些载体蛋白不具有专一性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将某种植物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15℃、25℃和35℃条件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图1所示结果。处理图1中有关数据得到图2、图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当光照强度大于7时,25℃与15℃条件下植物的有机物的合成速率相同 C.图2表示在5~35℃条件下该植物光饱和点的变化 D.图3表示在5~35℃条件下该植物呼吸速率的变化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多选题※知识点:多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涂布接种时,需将涂布器沾酒精后在酒精灯外焰上引燃,冷却后再使用 B.划线操作时,不能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 C.分离计数时,可用平板划线法对需计数的微生物进行分离 D.纯化培养时,培养皿应倒置放在恒温培养箱内的摇床上培养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近期,我国湖北及世界部分地区爆发了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发的肺炎,这种病毒传染性极强,经科学家对分离出的病毒进行研究,已基本确定为类似SARS的RNA型变异病毒。国家科研机构每发现一种新型病毒,都要针对该病毒的遗传物质进行深入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用化学分析的方法对该病毒的遗传物质种类进行研究,原理是。 2.可以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该病毒遗传物质种类,将宿主细胞放在含某种有放射性标记的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再用该病毒侵染被标记的宿主细胞;一段时间后收集子代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培养基中的各种核苷酸(填?°是?±或?°不是?±)都需要标记,理由是。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将小球藻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采用一定方法分离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别加入甲、乙两支试管中,甲中盛有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乙中盛有适宜浓度的丙酮酸溶液,当处于充足光照且其他条件适宜的环境中,两支试管内都会产生气泡。请分析回答: 1.提取小球藻叶绿体中色素并分离的过程中,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该色素在滤纸条上呈现(颜色);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光。 2.从小球藻细胞中分离得到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常用方法是。 3.甲中的气泡产生于光合作用的阶段,该阶段同时产生的NADPH([H])转移途径是(结构名称);乙中的气体可使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4.若原实验在黑暗且其他条件相同的环境中进行,则甲、乙两支试管内的实验现象分别是,原因是。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请回答下列与生物技术实践相关的问题: 1.无菌技术主要通过消毒和灭菌这两种方法来避免杂菌的污染,用酒精棉球擦拭接种环和用酒精灯火焰灼烧接种环分别属于(方法)和(方法)。 2.在腐乳和泡菜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氧气的是制作,该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3.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科学家利用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这类细菌经过大量培养后可以从中提取纤维素酶。①土壤中富含各种微生物,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可得到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实验室中获取纯净菌种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和。②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4.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可用于制作果酒。果汁发酵后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特定的颜色。 5.某同学在通过发酵制作果酒时,发现在制作原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糖,可以提高酒精度,原因是。在家庭以葡萄为原料制作葡萄酒时,可以不添加酵母菌,原因是;在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如果密封不严混入空气,发酵液会变酸,可能的原因是。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于扰素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其技术流程如图1: 2.将基因导入ES细胞而不是导入到上皮细胞是因为。 3.步骤③中,需要构建含有干扰素基因的。已知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子链延伸的方向是从5′端→3′端,构建前利用PCR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时,可以从图2中A、B、C、D四种单链DNA片段中选取作为引物。对干扰素基因片段和质粒进行酶切时,可选用限制酶的组合为。 4.将步骤③获得的ES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选择发色荧光的细胞进行体外诱导。为检测干扰素基因是否表达,可以采用的方法。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