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河南省百校联盟2020届高三12月教育教学质量检测考试生物试卷

[复制链接]

光照强度
(lx)
1500
2000
2800
3800
光合固碳速率
[mg/(kg
·
h)]
510
630
1060
1040
光合放氧速率
[mg/(kg
·
h)]
580
900
1280
510


2800lx
光照强度下
光照
h

光合放氧速率和光合固碳速率均呈下降趋势。将紫菜置于黑暗环境中
h,
紫菜的呼吸速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回答下列问题
:
1.与2800lx时相比,光照强度为1500lx时,紫菜叶绿体中的C3产生速率(填“慢”“相同”或“快”);在3800lx光照强度下,紫菜的(填“光”或“暗”)反应系统首先受到伤害。
2.在2800lx光照强度下,光照6h后光合产氧速率下降的原因是。
3.若温度相同,紫菜在光照下的呼吸速率与黑暗中(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花生是地上开花和地下结果的植物,花生开花受精后,子房基部分生组织迅速分裂形成子房柄,子房柄向下生长,形如向下刺的针,称为果针,子房位于“针尖”处,果针向下生长入土后,子房开始发育。花生子房的发育过程可分为7个时期,第0期指入地前1?2天的果针;第1期指入地后1?3天,子房尚未膨大的果针;第2期指原胚分裂期;第3期指组织原始体分化期;第4期指子叶分化期;第5期指子叶形成期;第6期指真叶分化期;第7期指真叶生长期。一般认为,花生下针(子房入地)和结荚过程是受内源植物激素的调节。研究人员测定了花生子房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内源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图1表示IAA含量占子房鲜重的比例,图2表示每子房中IAA和GA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受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不同植物激素之间也会相互影响。例如生长素和赤霉素都可通过促进使植株长高。
2.促进果针伸长的主要激素是,研究发现,若阻止果针入地,则花生子房无法发育,此现象说明花生子房中的激素含量变化可能受(填环境因素)影响。
3.据图分析可知,第这3个时期是花生子房发育的高峰期,依据是;推测可知,若在图1坐标中绘制GA含量的变化曲线,则此段时间内,曲线呈(填“上升”“稳定”或“下降”)趋势。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双链环状DNA病毒,由病毒蛋白衣壳和病毒基因组DNA构成,高危型HPV可诱发宫颈癌。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各项中对于HPV的杀伤力最小的是(   )
A.高温
B.γ射线
C.强酸
D.脂溶剂
2.体内的宫颈癌细胞可被细胞特异性清除,该过程中的细胞识别是通过(方式)进行的。
3.为研究药物力达霉素(LDM)对人宫颈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在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细胞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LDM,统计G1期(DNA复制前期)、S期(DNA复制期)、G2期(DNA复制后期)细胞数目,部分结果如图。结果表明,在施用LDM后,人宫颈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变,LDM可能影响了人宫颈癌细胞的(填“核DNA复制”或“蛋白质合成”)过程。若要研究LMD对人宫颈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可对人宫颈癌细胞膜的成分进行分析。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红树林湿地是一种位于热带、亚热带海岸带的重要湿地类型,兼具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独特的水文及生态功能。由于人类围海造田和人工养殖等原因,红树林湿地遭受破坏,面积缩小。回答以下问题:
1.红树林湿地是许多珍稀濒危动物生存、繁衍的栖息地,原因是;对这些珍稀濒危动物的最有效保护是。
2.对遭受破坏的红树林湿地进行恢复,就是要恢复红树林湿地的结构和功能。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和这两个方面。红树林等湿地的生态恢复过程中,首先要恢复的成分是。
3.许多红树林区已经被划为风景名胜区,作为旅游资源供人们休闲观赏,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梨的果肉有软肉和脆肉两种。为研究梨果肉的遗传
研究人员利用几种不同品种的梨进行杂交实验
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
结果如下表所示
:

组合
后代


①大香水
(

)
×矮香
(

)
27
②龙香
(

)
×早香二号
(

)
29
③苹果梨
(

)
×巧马
(

)
15
④龙香
(

)
×早酥
(

)
25

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
1.根据实验组合(填序号)结果,可判断梨的果肉性状最可能受两对可自由组合的等位基因控制。
2.上述各品种的梨中,至少有个品种是纯合子;巧马可能的基因型有种。
3.组合④后代脆肉与软肉的理论比为,未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是。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乙酸乙酯是清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气成分。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利用葡萄糖先代谢生成乙醇和乙酸,而后在酵母菌产生的酯化酶作用下使乙酸和乙醇结合生成乙酸乙酯。研究人员通过对产酯酵母进行包埋处理,增加发酵产乙酸乙酯的含量,进而改善酒的品质。回答以下问题:1.酵母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型,在氧气充足时(填“能”或“不能”)产生乙酸乙酯。
2.酵母细胞固定化采用包埋法而不用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法的原因是。
3.实验过程:①酵母菌悬液的制备:无菌条件下将酵母菌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约12h,离心后获得酵母菌,用灭菌的生理盐水稀释成适宜的浓度,酵母菌的数量可采用____________计数法进行直接计数。②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制备:称取海藻酸钠,加入无菌水,__________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海藻酸钠溶液。待溶液__________,向其中加入酵母菌,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无菌条件下用注射器将上述混合好的溶液缓慢滴入相应温度和浓度的___________溶液中,恒温维持1h,使酵母菌充分固定化。4.研究发现,海藻酸钠浓度为3%时,固定化酵母发酵液的残糖量最低,当海藻酸钠浓度低于3%时,固定化酵母颗粒的空间网状结构大,导致,影响后继的发酵过程。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布鲁菌病是一种由布鲁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布鲁菌感染后引起宿主产生明显的体液免疫反应,机体主要是针对布鲁菌表面的脂多糖(LPS)产生抗体。在我国,布鲁菌病的危害日益增加,因此制备效价高、反应原性强、敏感性高、应用范围广的布鲁菌LPS单克隆抗体对于布鲁菌检测及防控具有重要价值。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将LPS注射到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取静脉血收集血清,检测是否有抗体产生。取抗体产生量较高小鼠的脾脏中的B细胞与进行诱导融合,以获得杂交瘤细胞。若采用化学方法进行诱导,常用诱导剂是。杂交瘤细胞只能产生一种单一抗体的原因是。
2.将融合后的细胞在加入特殊物质的培养基上培养。在此培养基上,只有杂交瘤细胞能够生长,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获得的杂交瘤细胞还要经过专一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的杂交瘤细胞,然后进行培养。
3.欲检验获得的抗体效果,可将抗体注入的小鼠体内,观察小鼠的生活状态并采集血清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生物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B.核酸是由核糖核苷酸组成的长链结构
C.核酸是位于细胞核中的一种有机物
D.不含DNA的细胞中RNA充当遗传物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信息的交流,以维持生物体各部分的协调。下列有关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信号分子只能作用于一种特定的靶细胞
B.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都经血液运输到靶细胞
C.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功能协调的实现完全依赖于信息交流
D.不相邻的两个细胞间通过分泌化学物质进行信息交流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海鞘是一种结构简单的滤食性动物。研究发现,海鞘常与蓝藻形成共生体,蓝藻为海鞘提供营养并参与海鞘的防御活动,海鞘可供给蓝藻生长所需的一部分氮素营养和提供抗紫外线的保护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海鞘细胞中含多种细胞器,其中只有核糖体和中心体无膜结构
B.蓝藻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海鞘细胞没有细胞壁
C.蓝藻细胞中不仅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还有光合作用所需的酶
D.蓝藻和海鞘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使细胞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B.内质网膜和线粒体内膜面积都较大,可为多种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
C.线粒体外膜将线粒体与细胞质基质分隔开,保证内部反应的顺利进行
D.核膜可将细胞核与细胞质分隔开,并可与内质网膜、细胞膜直接相连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实验中对于实验材料和部分试剂的选择,正确的是(   )
A.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洋葱鱗片叶内表皮——清水
B.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鸡血细胞稀释液——蒸馏水
C.蛋白质鉴定实验——豆浆——质量浓度0.1g/mL的NaOH溶液
D.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洋葱根尖——体积分数50%的酒精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中的事件,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命名前,人们已经利用显微镜观察到了活细胞
B.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C.在观察到细胞膜以前,人们就已经确认了细胞膜的存在
D.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呈“亮一暗一亮”三层结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植物主要是通过根尖的成熟区吸收水和矿质元素。下列关于根尖成熟区细胞对水和矿质元素吸收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矿质元素以离子的形式被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可能不同
B.温度会影响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但不影响细胞吸收水的速率
C.当土壤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的吸水力会逐渐增大,直至水分进出平衡
D.当土壤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体积增大的速率逐渐减慢,直至不再增加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在过氧化氢溶液量一定时,不同条件下的生成物量变化曲线,曲线①为只有过氧化氢溶液时生成物量变化曲线(实验一),曲线②为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酶时生成物量变化曲线(实验二),曲线③(实验三)、曲线④(实验四)表示在实验二的基础上,改变某一条件后,生成物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一与实验二结果进行对照,可说明酶的催化作用有高效性
B.若实验二的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则升高温度后,曲线可能为③
C.实验三与实验二不同的条件可能是加入了更多的过氧化氢溶液
D.若酶量不变,由曲线②变为曲线④,一定是改变了温度或pH值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含1个或2个中心体
B.中心体的倍增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
C.蛙的红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形成染色体
D.不能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寿命一定都较短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昆虫成虫体色深色对浅色为显性,该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某地新迁入的种群中共2000个个体,其中AA个体占25%,Aa个体占70%,种群中个体随机交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若没有突变、迁入和迁出等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中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60%
B.子一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和亲代相同
C.子一代中Aa的个体数量约为960个
D.子一代中浅色成虫所占比例为16%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小麦麦穗的有芒和无芒是一对相对性状。若将等量的纯种有芒和纯种无芒两种小麦种子混合在一起播种(两品种小麦其余性状均无显著差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小麦花粉成熟前进行套袋与不套袋,后代的性状有差异
B.若无芒为显性性状,将收获的种子种植后,子一代麦穗均为无芒
C.若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F2中有芒和无芒麦穗的数量不同
D.F2有芒和无芒麦穗的数量不同不能说明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食草动物会对草本植物的进化产生影响
B.真核生物的出现使得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C.环境不发生变化时,生物也会发生进化
D.若无物种灭绝和新物种产生,生物多样性也会改变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使人们确信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进行前,需要分别用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B.用35S标记T2噬菌体,若搅拌不充分,则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会增强
C.用32P标记T2噬菌体,若保温时间太短,则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会增强
D.用32P标记T2噬菌体,所有子代T2噬菌体DNA中都有一条链含有32P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个体在受到辐射后,身体多个部位发生了病变。对该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辐射后,该个体体内可能有多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B.辐射后,该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
C.该个体体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可能发生了改变
D.突变后个体的某些基因表达可能不遵循中心法则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某二倍体动物性腺切片时,发现甲、乙两个细胞中含有相同数量的染色体,其中甲细胞中不存在染色单体,乙细胞中存在染色单体。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B.甲细胞不可能是精细胞或卵细胞
C.乙细胞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D.乙细胞中可能存在四分体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都浸润在组织液中
B.某些细胞可以对内环境的稳定起一定作用
C.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D.细胞代谢活动会使内环境的成分发生变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神经纤维上电位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膜外表现为正电位
B.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膜上仍会发生物质的跨膜运输
C.兴奋状态下,神经纤维膜内的钠离子浓度要高于膜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学习和记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
B.人体所有的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产生
C.条件反射必须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建立
D.大脑皮层V区受损,病人可能看不懂文字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人体内某种物质N由a细胞分泌后,可作用于b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N为神经递质,则a为神经细胞,N作用后可能被灭活
B.若N为激素,b细胞膜上不一定有能与N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
C.若N为淋巴因子,则b细胞在N的作用下代谢发生改变
D.N不可能是抗体,因为抗体和抗原专一性结合,不作用于细胞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同学在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感到口渴,一次喝下了大量的清水。下列对该同学在上述过程中体内发生的生理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中大量出汗,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量会增加
B.运动中大量出汗,肾脏中的尿液产生速率逐渐减慢
C.饮水后,该同学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逐渐下降
D.饮水后,该同学体内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由浆细胞产生,其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B.第一道防线不具有杀伤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D.若胸腺发育不良,体液免疫过程不会受影响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艾滋病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免疫系统对HIV不起作用
B.艾滋病患者对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显著下降
C.HIV增殖需人体细胞提供模板、原料、能量和酶
D.侵入人体后HIV数量逐渐上升,T细胞数量逐渐下降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B.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也是植物激素的作用部位
C.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都很多,都是有机物
D.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而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到达K值后,种群数量仍可能会发生变化
B.气候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但不改变K值
C.当种群数量处于K/2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增长最快
D.—个种群迁入新环境后,种群一定会呈现“S”型或“J”型增长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为某森林经过严重的火灾后,几种不同类型的植物种群密度的变化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2、3可能分别为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
B.在此地不同区域,物种类型相同,数量不同
C.t时间后,1、2所代表的生物种群会逐渐消失
D.开始时三种植物的数量都为零,可知此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将农作物秸秆(如麦秸、稻秸)等非常规饲料资源进行氨化处理(用液氨、氨水、尿素、碳酸氢铵等对秸秆进行处理,可增加饲料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后,作为饲料喂牛,可有效节约养殖成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秸秆词料中所含的能量有10?20%传递到牛体内
B.秸秆养牛模式提高了牛和人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不改变能量的传递效率也可以加快牛的育肥
D.牛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和代谢废物不能被农作物再利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某地将天然林改造成了核桃林。下列对于天然林和人工核桃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天然林的营养结构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高于人工核桃林
B.除核桃树外,人工核桃林中的各种生物的种群密度都低于天然林
C.离开人的作用,人工核桃林在遭到破坏后并不能更快地恢复原状
D.人工核桃林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可抵抗某些外来因素干扰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探究某真菌产生的淀粉酶适宜的温度范围,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用具:可溶性淀粉溶液、pH=7的缓冲液、恒温水浴锅、碘液、淀粉酶溶液、酶失活剂、试管、滴管、量筒、计时器等。实验步骤:①取27支试管,分为9组,每组3支。取等量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置于1?9组试管中,并加入pH=7的缓冲液;②将各试管分别置于0℃、10℃、20℃、30℃、40℃、50℃、60℃、70℃、80℃的水浴锅中进行保温;③向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淀粉酶溶液;④在各试管原温度下继续保温5分钟,_____________,并从水浴锅中取出试管;⑤冷却至常温,向各试管滴入碘液,观察颜色变化。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步骤④中缺少的操作是。
2.若结果显示,有4个温度下的试管都没有变蓝,应如何改进实验?。
3.若该真菌淀粉酶的最适pH不是7,是否需要在最适pH值条件下重新实验?,原因是。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紫菜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可人工栽培的海藻
对不同处理时间和光照强度下的紫菜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光照强度为
2800lx

紫菜的光合放氧速率和固碳速率均达到最大值
低于或高于此光照强度
光合放氧速率和固碳速率均下降
如下表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