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高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2019) 知识点13:生物技术实践

[复制链接]

管号
1
2
3
4
5
6
苯酚浓度(mg/L)

1

如果废水为50mg/L苯酚溶液,降解后约有21%的苯酚残留,则需将残留液稀释(填序号:①5②10③20)倍后,再进行比色。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回答下列问题。1.玫瑰精油可用玫瑰花瓣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是。在进行蒸馏时,冷凝管的进水口比出水口(填“高”或“低”)。蒸馏收集到的乳浊液是玫瑰精油和水的混合物,要得到玫瑰精油,需要向乳浊液中加入NaCl,其目的是;得到的油层还需要加入无水Na2SO4,其目的是。
2.某同学在通过发酵制作果酒时,发现在制作原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糖,可以提高酒精度,原因是。在家庭以葡萄为原料制作葡萄酒时,可以不添加酵母菌,原因是:在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如果密封不严混入空气,发酵液会变酸,可能的原因是。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酵母的蛋白质含量可达自身干重的一半
可作为饲料蛋白的来源。有些酵母可以利用工业废甲醇
作为碳源进行
培养
这样既可减少污染又可降低生产成本。研究人员拟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该类酵母
并进行大量培养。下图所示为操作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配制培养基时,按照培养基配方准确称量各组分,将其溶解、定容后,调节培养基的,及时对培养基进行分装,并进行灭菌。
2.取步骤②中不同梯度的稀释液加入标记好的无菌培养皿中,在步骤③中将温度约(在25℃、50℃或80℃中选择)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混匀,冷凝后倒置培养。
3.挑取分离平板中长出的单菌落,按步骤④所示进行划线。下列叙述合理的有。a.为保证无菌操作,接种针、接种环使用前都必须灭菌b.划线时应避免划破培养基表面,以免不能形成正常菌落c.挑取菌落时,应挑取多个菌落,分别测定酵母细胞中甲醇的含量d.可以通过逐步提高培养基中甲醇的浓度,获得甲醇高耐受株4.步骤⑤中,为使酵母数量迅速增加,培养过程中需保证充足的营养和供应。为监测酵母的活细胞密度,将发酵液稀释1000倍后,经等体积台盼蓝染液染色,用25×16型血细胞计数板计数5个中格中的细胞数,理论上色细胞的个数应不少于,才能达到每毫升3×109个活细胞的预期密度。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回答与泡菜腌制和亚硝酸盐测定有关的问题:
1.制作泡菜时,为缩短发酵周期,腌制前可加入乳酸菌。取适量酸奶,用无菌蒸馏水稀释后,再用蘸取少量的稀释液,在MRS乳酸菌专用培养基的平板上划线,以获得乳酸菌单菌落。下图所示的划线分离操作,正确的是。
2.泡菜腌制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醇类和亚硝酸盐,其中醇类是由进行厌氧呼吸产生的。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为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从泡菜中提取亚硝酸盐,与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紫红色产物。然后用光程为1cm的,在550nm光波下测定光密度值,与用已知浓度梯度的亚硝酸钠制作的比对,计算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3.已知乳酸菌中的亚硝酸还原酶能降解亚硝酸盐。在一定的腌制时间内,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这是由于在厌氧和环境中亚硝酸盐被亚硝酸还原酶降解。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
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
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脂肪转变为。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培养基。回答下列问题:1.M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则培养基中应加入链霉素以抑制的生长,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M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除氮源外还有(答出两点即可)。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答出两点即可)。
3.若在M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通过加入显色剂筛选出能产淀粉酶的微生物。加入的显色剂是,该方法能筛选出产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是。
4.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甲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10、140和149,取平均值133;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7、169和176,取平均值124。有人认为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较难
绿藻
A
是某种单细胞绿藻,能够合成物质
W
。某小组为探究氮营养缺乏对绿藻
A
增殖及物质
W
累积的影响,将等量的绿藻
A
分别接种在氮营养缺乏(实验组)和氮营养正常(对照组)的两瓶培养液中,并在适宜温度和一定光强下培养。定时取样并检测细胞浓度和物质
W
的含量,结果如图。

1.从图甲可知,在氮营养正常培养液的瓶中,绿藻A的种群增长曲线呈型。
2.综合图甲和图乙的信息可知,在生产上,若要用少量的绿藻A获得尽可能多的物质W,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3.若物质W是类胡萝卜素,根据类胡萝卜素不易挥发和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应选择的提取方法是。用纸层析法可以将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分开,纸层析法分离的原理是。
4.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某人拟设计实验进一步研究氮营养缺乏程度对物质W积累的影响,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5.与在光照条件下相比,若要使绿藻A在黑暗条件下增殖,需要为其提供(填“葡萄糖”或“纤维素”)作为营养物质,原因是。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苯酚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小明同学准备依据下图操作步骤,从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酚降解高效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1.酚降解菌富集培养基含有蛋白胨、K2HPO4、MgSO4、苯酚和水,其中可作为碳源的有。
2.将采集到的样品接种培养,苯酚用量应随转接次数增加而逐渐。以达到富集酚降解菌的目的。若上图平板中菌落过于密集,应进一步,以便于菌落计数与分离。制备平板培养基时除了需要水、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添加。
3.下图为连续划线法示意图,在图中(填图中序号)区域更易获得单菌落。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4.采用比色测定法(使用苯酚显色剂)检测降解后的废水中苯酚残留量。先制作系列浓度梯度并进行显色反应,下表中1~5号比色管的苯酚浓度应分别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