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安徽省桐城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八)生物试卷

[复制链接]

性染色体组成
X0(不育)
XY
XYY
XX
XXY
XXX
YY
性别
雄性
雌性
不能存活

A.甲是由于F1中雌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产生的
B.理论上,F2中灰身白眼雌蝇所占的比例为3/16
C.理论上,F1与F2中r的基因频率相等
D.存活果蝇的性别可能由X染色体的数量决定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32P标记的T2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证明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B.实验中可用N代替32P标记噬菌体的DNA
C.离心后上清液含有放射性的原因是少量细菌没有沉降
D.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的部分子代噬菌体可能无放射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难与模板链分离时,会形成RNA一DNA杂交体,这时非模板链、RNA-DNA杂交体共同构成R环结构,如图所示。R环结构会影响DNA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酶A的作用是催化两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形成磷酸二酯键
C.R环结构可能含有较多的G-C,使mRNA不易脱离模板链
D.R环的形成会降低DNA分子的稳定性,从而引起基因突变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为利用野生猕猴桃种子(aa)为实验材料培育三倍体猕猴桃新品种的过程,①~④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④过程必需先获得基因型为AA的单倍体
C.基因型为AAA的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不能正常萌发
D.基因型为AA的植株和AAAA的植株为两个不同的物种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相关基因用B/b表示。人的MN血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3种:LMLM(M型)、LNLN(N型)、LMLN(MN型)。已知Ⅰ-1、Ⅰ-3为M型,Ⅰ-2、Ⅰ-4为N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卵细胞的概率为1/4
B.Ⅱ-1、Ⅱ-2、Ⅱ-3、Ⅱ-4的血型均为MN型
C.Ⅲ-1是MN血型且不携带色盲基因的概率为1/16
D.Ⅱ-3和Ⅱ-4再生一个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8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线粒体蛋白的转运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甲、乙为水生植物黑藻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的结构示意图;
某小组
将黑藻分为
A
B
两组,分别置于高浓度
CO

、大气
CO

浓度下,都在温度和光照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
10d
,再将两组黑藻均置于大气
CO

浓度、保持相同适宣的温度条件下,测定两组黑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
CO

吸收速率,结果如图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2处理后光合速率降低,但并未影响呼吸速率,从图丙分析未影响呼吸速率的依据是。4.进一步研究得出,高浓度CO2影响了光合作用暗反应的CO2固定过程,则光照强度为c时,A组叶肉细胞叶绿体中CO2的含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组。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图甲是某动物
(
2N
=4)
生殖器官内三个细胞的分裂
图象
;图乙为该动物体内进行的三个连续生理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
T

噬菌体
侵染
大肠杆菌实验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某15N完全标记的1个T2噬菌体(第一代)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后,共释放出n个子代噬菌体?,整个过程中共消耗m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子代噬菌体中含15N的个体所占比例为;第一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完成下列实验设计,验证“促进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成S型菌的物质是DNA”,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第二步;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将其均分甲、乙、丙三组,甲组不加任何提取物、乙组、丙组;第三步:将型细菌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预测实验结果:。实验结论:①DNA分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②。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种小鼠的尾形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
M/m

N/n
控制,基因
N

n
分别控制弯曲尾和正常尾,并且当基因
M
存在时,基因
N
不能表达。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一对正常尾雌、雄小鼠自由交配,
F

都为正常尾小鼠,
F

雌、雄小鼠自由交配,
F

中正常尾:弯曲尾
=13
:
.回答下列问题。
1.两正常尾亲本的基因型为,F2中正常尾小鼠的基因型有种。2.若让F2中所有弯曲尾小鼠自由交配,子代中关于尾形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子代弯曲尾小鼠中,只考虑与尾形相关的基因,纯合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现有一只弯曲尾雄鼠(甲)和多只基因型为mmnn、MMnn、MMNN和mmNN的雌鼠,为确定甲的基因型,请设计实验。(要求:)写出实验思路、②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9年8月,发表在《细胞》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硝唑尼特可能有助于控制埃博拉病毒的感染。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关于该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毒比多数D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
B.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含C、H、O、N、P五种元素
C.该病毒的外壳蛋白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D.该病毒增殖所需的能量来自其自身的呼吸作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氨基酸、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含氮元素
B.细胞中运输氨基酸分子的载体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C.棕榈有长长的纤维,其主要成分是由葡萄糖连接而成的纤维素
D.若DNA中腺嘌呤的比例为m,则腺嘌呤在每一条链中的比例都为m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一定条件下,真核细胞通过溶酶体降解自身非必需成分,获得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这是一种细胞自噬的现象。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处于营养缺乏条件下的细胞,细胞自噬现象会减弱
B.人红细胞成熟过程中通过细胞自噬清除线粒体等细胞器
C.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都是不利因素引起的,不受基因的调控
D.溶酶体内合成的水解酶,在细胞自噬过程中发挥催化作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最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
A.高能磷酸键的水解和形成
B.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肽键
C.碱基A与T、碱基A与U配对
D.RNA和RNA聚合酶经核孔运出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探究温度对a一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用等量a一淀粉酶分别催化(等量且足量)淀粉水解,相同时间内其产物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B.45℃条件下,可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提高酶活性
C.55℃条件下,该酶失活的主要原因是肽键断裂
D.与40℃相比,45℃时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明显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均来自线粒体
B.无氧呼吸过程中底物中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
C.人体肌细胞内能发生H2O中的O转移到CO2
D.酵母菌细胞内能发生C6H12O6中的O转移到C2H5OH中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3H标记尿嘧啶后合成核糖核苷酸培养甲组洋葱的根尖、3H标记胸腺嘧啶后合成脱氧核苷酸培养乙组洋葱的根尖,一段时间后用甲基绿吡罗红染液染色。实验结果预测正确的是( )
A.甲组分生区细胞中红色区域可检测到强放射性
B.甲组成熟区细胞中绿色区域可检测到强放射性
C.乙组分生区细胞中红色区域可检测到强放射性
D.乙组成熟区细胞中绿色区域可检测到强放射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记忆细胞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既能增殖也能分化
②细胞生长过程中,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增强
③衰老的细胞内多种醇活性降低,染色质收缩,但有些基因还在表达
④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⑤细胞发生癌变是多个基因发生突变,具有累积效应且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为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二倍体动物的两个正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示意图(图中只标注了部分相关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甲细胞和乙细胞形成的子细胞都有两种基因型
C.两个细胞中与a相关的变异类型都是基因重组
D.两个细胞中与b相关的变异类型都是基因突变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表为果蝇性染色体组成与性别的关系,已知果蝇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R/r控制。现用黑身白眼雌果蝇与纯合灰身红眼雄果蝇杂交,得到F1(染色体组成均正常),F1自由交配,F2中出现了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白眼雌蝇(甲)。有关推测错误的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