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蛋白质组成的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的结构具有识别信号分子的作用 B.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结构具有遗传信息载体的功能 C.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结构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 D.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的结构具有流动性的功能特点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实验中的试剂不必混合后再使用的是( )
| 选项 实验名称 试剂1 试剂2 A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 CuSO4溶液 NaOH溶液 B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 甲基绿 吡罗红 C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CaCO3 SiO2 D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 盐酸 酒精
A.A B.B C.C D.D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将酵母菌置于下列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2 B.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细胞呼吸速率加快 C.20℃条件下,酵母菌在前6小时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一定比后6小时消耗的多 D.40℃条件下,培养酵母菌6小时,培养液中葡萄糖可能已经被消耗完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研究人员调查了某湖泊某种鱼的数量、体色基因(S-s)和鳍形基因(Q-q)频率,统计数据如表,下列错误叙述的是( )
数量(条) S Q 2010年 4000 26% 66% 2012年 3950 26% 63% 2014年 3200 25% 48% 2016年 2100 27% 32%
A.2010年时鱼种群的基因库与2016年相等 B.影响鱼的数量减少的基因可能是Q基因 C.2014年时,基因型为s的鱼数量约为1800条 D.标志重捕法调查鱼种群密度时,发现第二次捕捞更难,则鱼的实际数值小于计算数值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果蝇的体色和眼色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利用“♀灰身红眼×♂灰身红眼”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F1雌蝇中出现了黑身,雄绳中白眼占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体色和眼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F1雌蝇中不会出现白眼果蝇 C.F1雄蝇中黑身果蝇占1/4 D.F1随机交配,则F2雌蝇中灰身果蝇占3/8、雄绳中白眼果蝇占1/4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较易 某同学以菠菜的绿叶为材料,制备了完整叶绿体悬浮液,并均分为两组,进行如下实验:
组别 加入物质 条件 实验现象 A 组 DCPIP 溶液 适宜温度和光照等条件 产生气泡, DCPP 溶液变为无色 B 组 适量磷酸、 NaHCO
(CH
O)/C
比值增高
( 注: DCPIP 氧化态为蓝紫色,被还原后为无色。 ) 请分析回答: 1.分离获得完整叶绿体需要用到的方法是和过滤。2.A组气泡中成分是,DCPIP溶液由蓝紫色变无色的原因是。3.B组(CH2O)/C3比值增高原因是磷酸有利于光反应阶段中(过程),进而促进暗反应中(过程)。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较易 某种致病性极强的细菌外毒素由 a 和 B 两个亚单位组成,其中 B 亚单位无毒性,但能促进 α 亚单位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发挥毒性,导致肠黏膜细胞分泌大量的
、水等进入肠腔而发生剧烈腹泻、代谢性酸中毒 ( 血浆 pH < 7.35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外毒素进入宿主细胞后引起免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被清除过程属于细胞生命历程中的过程。2.研制疫苗时,可选择该细菌的减毒外毒素或(填“a”或“B”)亚单位。3.根据题中信息可知,人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是:,导致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如无氧呼吸产生的等)无法被缓冲对中和。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较易 研究发现,鸽群越大越能在较远的距离发现猛禽接近,及早逃飞。请回答: 1.鸽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其中鸽群的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来间接影响该特征的。2.请推测:鹰对鸽群发起攻击的成功率与鸽群的密度成(“正相关”、“负相关”)。3.若鹰的数量上升,则鸽群数量可能的变化是,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用是。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探究题※知识点:探究题※试题难度:中等 用野生型果蝇培育出两个果蝇突变品系——黑檀体和黑条体,两个品系都是由于染色体上基因隐性突变所致,且这 个突变品系与 野生型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请回答: 1.选择 果蝇通过一次杂交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方式,若实验预期为 ,则可推测野生型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经大量实验,实验结果不支持上述推论。为进一步确定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可利用黑檀体和黑条体果蝇杂交,统计子代的性状及分离比。①若F1未出现野生型,则可以推测黑檀体与黑条体基因的关系是 基因。②若F2表现为野生型,F2野生型和突变型的比例接近于 , 可知控制黑檀体与黑条体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③若F1表现为野生型,F2野生型和突变型的比例接近于 , 说明控制黑檀体与黑条体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注:不考虑交叉互换)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淀粉酶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某科研小组想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淀粉酶高产菌株,从而提高酶的产量。 1.实验步骤:第一步:将菌株分为两组,甲组用一定剂量的诱变剂处理,乙组不处理做对照。第二步:配置(固体、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的碳源应为。第三步:将甲、乙两组的菌株采用方法进行接种,以便使菌落分布较均匀,然后放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第四步:菌落形成后加入染色,比较两组菌株菌落周围透明圈的大小。2.预期实验结果:a.若甲组中绝大多数菌落周围的透明圈大小与乙组相同,则说明诱变具有。b.若,则说明诱变具有不定向性。3.从甲组培养基中筛选菌落周围透明圈最的菌株进行鉴定。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