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有关动物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动物细胞不具有全能性,不可能发育成个体 B.在动物精子形成的过程中,中心体复制两次 C.细胞分裂中着丝点数目是染色体计数的依据 D.细胞衰老后染色体收缩,不利于基因的表达+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有人将大肠杆菌的DNA聚合酶、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其中的脱氧腺苷三磷酸即dATP已被某种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微量的T2 噬菌体DNA混合液在有Mg2+ 存在的条件下于37℃静置30min,经检测放射性标记进入了DNA分子。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DNA合成,因为实验装置中虽有原料的供应,但未提供能量 B.无DNA合成,因为细菌DNA聚合酶不能催化噬菌体的DNA复制 C.有DNA合成,新合成DNA的碱基序列与T2 噬菌体的DNA相同 D.有DNA合成,新合成DNA的碱基序列与大肠杆菌中的DNA相同+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油菜素内酯(BR)是植物体内产生的调节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为探究油菜素内酯(BR)对生长素(IAA)生理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相应浓度的BR和IAA处理番茄萌发的种子,观察其对主根伸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BR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主根的伸长 B.BR可影响IAA作用浓度的最适点 C.从题中信息可判断BR不属于植物激素 D.乙组数据说明BR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草菇是一种食用真菌,喜温喜湿喜半阴,可在稻草和麦秸等农作物秸秆上栽培。某果园在果树下加入一个人工栽培的草菇种群,形成果树-草菇结构的立体农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果树-草菇立体农业中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应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B.稻草和麦秸中的能量在传递给草菇时,其能量传递效率一般在10%~20%之间 C.在果园丰富度调查选取样方时,必须随机取样、避开过渡地带并适当增加样方 D.稻草和麦秸中的能量可通过草菇被人类利用,提高了生态系统能量的利用率+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了探明臭柏幼苗在遮荫处理下的光合特性,通过盆栽实验,测定了 75% 遮 荫处理下臭柏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株叶面积 ( cm ) 总叶绿素 ( mg?g - FW ) 胞间 CO 浓度 ( μmol?mol -1 ) 净光合速率 ( μmol?m -2 ?s -1 ) 75% 遮荫 371 1.67 297 4.47 自然条件 2856 1.41 178 14.05 1.叶绿素中含量较多的色素是。光反应的产物中用于暗反应的有。2.自然条件下胞间CO2 浓度更低,推测其原因是。75%遮荫处理一段时间后,臭柏幼苗产生的有利于提升光能利用率的变化是。3.为了进一步研究臭柏光合作用O2 产生和CO2 吸收的部位,有人设计了“叶绿体膜和叶绿体基质”离体实验。实验I:用酶破坏细胞壁,离心分离叶绿体;实验II:用充分研磨的方法破坏细胞,离心分离生物膜。在适宜光照的条件下,分别检测两组实验装置是否产生O2 和吸收CO2 ,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原因:实验I:,原因是。实验II:,原因是。+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将新生小鼠的神经元 置 于小鼠血浆中,将一电流表的两个接线头分别接于神经纤维的 a 、 b 两处细胞膜外表面,当在 a 的左侧给予神经纤维 一 适当刺激,可迅速引发此处兴奋产生和传导。请回答: 1.神经纤维兴奋处膜电位表现为,其形成原因是。处于兴奋状态的神经元内钠离子浓度(填“低于”“等于”或“高于”)血浆中钠离子浓度。 2.在a的左侧施加刺激后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了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据此能否得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能够双向传导的结论。如能,请说明理由;如不能,请提出解决方案。。3.若实验所用神经元先经过了24h、5℃的低温处理,测得动作电位峰值较处理前有所下降,分析其原因是。+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较易 荒漠藻类是一种生长在荒漠地区的土壤藻类,可通过自身的生理作用影响和改变荒漠环境。在荒漠藻类作用下,干旱的荒漠地表依次经历藻结皮、地衣结皮、苔藓结皮和高等植物的入侵和拓殖,发展到草本阶段。回答下列问题:1.在荒漠群落发生演替的过程中,被替代,群落中物种的逐渐增加。 2.群落演替最终能到达森林阶段所需的主要条件是。 3.荒漠地区高等植物的入侵、拓殖和外来物种入侵存在哪些本质区别?。 4.荒漠藻类一般只生活在空气污染程度小的荒漠地区,综合上述信息,荒漠藻类可应用于。+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根据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位置 可分为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 其中伴性遗传又分为伴 X 遗传 ( 基因仅位于 X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 ) 、伴 Y 遗传 ( 基因仅位于 Y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 ) 和同源区段遗传 ( 基因位于 X 与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 。某研究人员从世代连续培养的野生型红眼果蝇种群中分离出雌、雄各一只紫眼突变体 并进行了以下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实验 ①: 紫眼雌果蝇 × 野生型雄果蝇 →F 均为红眼 →F 雌雄相互交配得 F ,F 中红眼﹕紫眼 =3: 实验 ②: 紫眼雄果蝇 × 野生型雌果蝇 →F 均为红眼 →F 雌雄相互交配得 F ,F 中红眼﹕紫眼 =3: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确定果蝇眼色的遗传不可能是伴Y遗传和伴X遗传,确定的依据分别是。2.研究人员提出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假设(假设1)。你认为果蝇眼色基因的位置还可以提出哪一种假设(假设2)。。3.为了判断上述何种假设成立,需要对实验①、②的结果做进一步的观测,则支持上述假设1的观测结果是。+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纤维素的微生物分解对减轻废弃物污染和作物秸秆再利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某兴趣小组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取样 加入选择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 待培养液混浊后接种于鉴别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筛选出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请回答 : 1.上述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培养过程中“振荡”作用是。2.鉴别培养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平板划线法或进行接种,后一种方法测得的菌落数比活菌实际数目低的原因是。3.鉴别培养基中需加入才能对纤维素分解菌加以筛选。鉴别培养后,培养基中出现了几个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根据(填“菌落直径”、“透明圈直径”或“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的大小可初步筛选出高效纤维素分解菌。4.从纯化培养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中分离提取纤维素酶后怎样确定该酶酶活性的高低?。+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