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广西省北海市北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复制链接]

选项
实验
材料
A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
菠菜叶肉细胞
B
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C
制备纯净细胞膜
鸡的成熟红细胞
D
观察成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红色玫瑰花瓣细胞

A.A          B.B          C.C          D.D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如图表示蓝藻DNA上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间的对应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图中②→③需要在核糖体上进行
C.若图中的基因发生突变,则基因中密码子的种类或顺序改变
D.酪氨酸、天冬氨酸对应的密码子分别是AUG、CUA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群中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是红绿色盲患者
C.理论上红绿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夫妻双方在生育前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查可以有效降低后代患红绿色盲的可能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抗青霉素葡萄球菌是一种突变型菌种。将未接触过青霉素的葡萄球菌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结果有极少数存活下来。存活下来的葡萄球菌在相同培养基中经多代培养后,对青霉素的抗性明显增强。原因是(  )
A.青霉素使用量的增加提高了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抗性
B.青霉素的选择作用提高了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
C.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抗性的增强是定向突变的结果
D.葡萄球菌的抗青霉素基因是在使用青霉素后产生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B.图中①是血浆,内含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成分
C.图中③与①最主要的区别是③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
D.图中④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B.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和泌尿四个系统协调活动维持的
C.目前普遍认为稳态是神经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D.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是反射弧的基本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B.膝跳反射仅靠2个神经元即可完成
C.刺激b处时,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D.刺激e处,f可产生反应,属于反射活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甲表示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局部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电位计指针会偏转两次
C.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D.往突触间隙注入递质水解酶抑制剂,则①会持续兴奋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与神经递质一样,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B.人体体温调节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C.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生理活动
D.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中甲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乙为健康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乙cd段,乙的肝脏中肝糖原的合成活动较弱
C.乙cd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血糖大量参与氧化供能
D.运动时,健康人体内的胰高血糖素浓度将随之降低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以下是促胰液素发现过程中的有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步骤
刺激
处理过程
胰液分泌
1
盐酸
注入正常狗小肠肠腔

2
盐酸
注入正常狗血液

3
盐酸
切除通向小肠的神经,向其小肠肠腔注入盐酸

4
盐酸
刮下小肠粘膜后与稀盐酸混合并磨碎,获取提取液,并将提取液注入狗的静脉


A.上述实验不是对照实验
B.实验1、2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不是盐酸刺激胰腺的结果
C.上述实验表明小肠粘膜在盐酸作用下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D.1组与3组之间的自变量是有无通向小肠的神经,几组实验的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溶菌酶和青霉素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唾液中的杀菌物质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脊髓是B淋巴细胞生成和成熟的场所
D.免疫系统清除被病菌感染的细胞属于细胞凋亡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有关免疫失调和免疫学应用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B.注射过宫颈癌疫苗的女性,仍需定期做宫颈癌筛查
C.器官移植后病人应服用免疫抑制剂防止术后感染
D.再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将自身物质当做异物攻击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科学家温特的胚芽鞘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B.胚芽鞘b发生弯曲生长与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
C.胚芽鞘b发生弯曲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有两重性
D.该实验能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进行极性运输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由专门的腺体产生
B.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C.都能影响靶细胞的生理活动
D.微量髙效,生理作用都具有两重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将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结果如图。现将相同长度的茎段浸没在某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生长量为
a
cm,从图中可知其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为4μmol·L-1和16μmol·L-1。为进一步确定其浓度,将待测溶液稀释为原浓度的一半,再取相同切段浸入其中,测得其生长量为
b
cm。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若
a
>
b
,则待测溶液的浓度为16μmol·L-1
B.若
a
<
b
,则待测溶液的浓度为4μmol·L-1
C.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来促进幼苗切段的生长
D.生长素溶液的浓度大于18μmol·L-1时,离体的茎段生长量可能小于
d
cm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生产措施与预期结果不一致的是(  )
A.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促进种子萌发
B.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可以获得无子果实
C.生长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促进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
D.种子种植前放在流动的河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以降低脱落酸的水平--解除种子的休眠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某生物的种群密度即可反映该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我国大城市人口的数量变化直接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C.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外因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D.当前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二十世纪初,人们将驼鹿引入北美洲某湖中的一个孤岛。该种群从1915年至1960年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下表,请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年份
1915
1917
1921
1925
1928
1930
1934
1943
1947
1950
1960
数量/只
200
300
1000
2000
2500
3000
400
170
600
500
600

A.调查驼鹿种群数量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
B.从1915年到1930年该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原因可能是食物充足,没有天敌
C.1930年后该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可能是由于爆发了某种自然灾害
D.由上表分析,该种群在孤岛上的K值约为3000只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第8年是该林场松鼠的种群密度最低
C.第8至第16年松鼠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
D.第16至第20年期间松鼠的种群数量围绕K值保持稳定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B.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
C.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的理化性质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一般不同
B.该实验中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
C.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趋湿、避高温的习性采集征
D.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8年3月,因地震关闭的四川九寨沟景区部分恢复开放,景区的生物群落经过科学重建后,逐渐恢复往日的勃勃生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九寨沟景区生物群落因地震而被破坏的过程不属于群落的演替
B.地震后九寨沟景区生物群落恢复的过程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
C.恢复时间的长度取决于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和当地的气候条件
D.恢复过程中人类活动无法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甲
C.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
D.丙一定代表微生物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稻螟、稻飞虱是主要的水稻害虫。近几年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水稻田中养殖河蟹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增产、增收模式。如图是某稻田中养殖河蟹后食物网的主要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河蟹与稻飞虱之间是捕食关系
C.养殖河蟹后可有效防止出现大规模虫害,原因在于降低了稻螟、稻飞虱的K值
D.稻田养蟹可以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这只狼只获得兔子同化量的10%-20%
B.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能量的一部分
C.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D.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种群





能量
3.56
12.80
10.30
0.48
226.50

A.由上表数据只能写出一条食物链:戊→乙→丙→甲→丁
B.丁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部分,可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
C.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
D.只要时间足够长,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以实现循环流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中国古诗词中蕴含的生物学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物种间的竞争关系
B."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物种间的互利共生关系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体现一条食物链:水稻→害虫→青蛙
D."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群落的演替现象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水是生命之源
也是细胞中重要的无机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
1.细胞中的水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结合水,另一种是。水在细胞中作用是。2.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一是,二是。3.在缺水(干旱)条件下,大多数植物在白天的光合速率会下降,主要原因是。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长期碘缺乏往往引起甲状腺肿。科研人员将大鼠随机分为低碘组和正常碘组进行实验,探究补碘对治疗甲状腺肿的作用。
1.
低碘组和正常碘组大鼠均应饲喂
(


低碘



正常碘

)
饲料,低碘组饮用去离子水,正常碘组饮用
,喂养三个月后低碘组大鼠形成明显的甲状腺肿。再将低碘组大鼠随机分为
组,其中
组用不同浓度的
KIO

进行补碘处理,另一组不进行补碘处理。三个月后测定各组大鼠甲状腺相对质量,得到下表所示结果。

碘含量
正常碘组
        
正常碘组
低碘组
补碘处理组
(
mg/mLKIO

)
 
0.26
1.30
13.00
甲状腺质量
/
体重
(
mg/100g
)
7.99
        
37.17
15.17
 
17.85
  
20.26
  

2.低碘组大鼠由于不能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机制引起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促甲状腺激素通过运输作用于甲状腺,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促甲状腺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作用于甲状腺细胞后就被,以维持内环境中激素作用的稳态。
3.实验结果表明,补碘处理三个月后,大鼠的甲状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但均未。三组补碘处理组中,治疗效果最好的KIO3浓度是。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较易
北京时间
2019


日,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的骄
人成绩夺得了世界杯冠军,成功卫冕,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请回答问题:
1.运动员比赛时经常承受巨大压力,情绪压力刺激下丘脑,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产生兴奋,以的形式传至神经纤维末梢,释放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释放肾上腺素,令人呼吸加快,心跳和血液流动加速,这一调节方式称为调节。2.运动比赛过程中体温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是。当运动过程中体温上升时,机体会通过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和汗腺分泌增强达到的目的。3.运动员剧烈运动后往往要补充大量水分,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将,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的激素减少,该激素的作用是。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寻求提高苦瓜种子发芽率的途径,某科研
小组进行了相关探索,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问题:

编号
处理液
发芽率
/%
PAA
浓度
a
89.33
b
94.00
c
95.00
d
96.00
e
94.00
清水
93.88

1.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无关变量是(答出一点即可)。2.实验结果说明PAA的生理作用表现出。3.若浓度a>b>c>d>e,该实验为预实验。请写出正式实验的思路:。4.每组实验均要放入若干粒苦瓜种子,目的是。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红树林是陆地过渡到海洋的特殊森林,是国
际上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对象。红树林可以起到防风抗浪、固岸护堤等作用,也可为海鸟、鱼虾等提供丰富的食物和栖息繁殖场所,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请回答问题:
1.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极高,丰富度是指。2.团水虱是造成红树林大面积毁灭的重要害虫,常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它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的,从而使种群密度下降。3.科研人员对广西合浦党江地区的某红树林群落调查时发现,第一层是乔木层,无瓣海桑平均树高介于17~19m之间,第二层是灌木层,以桐花树为主,平均树高介于2~2.3m之间,底层是散生和局部密集生老鼠簕,平均树高介于1.3m~1.6m之间,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这种结构是经过长期的才形成的,提高了群落对等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4.能量流动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能量流动的特点是。5.与果园、农田等人工生态系统相比,红树林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与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更强,原因是。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曝出其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中检出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是一种能产生毒性极强的外毒素(可溶性蛋白质)的厌氧菌。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外毒素的合成需经核糖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共同参与
C.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无线粒体,有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
D.肉毒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外毒素刺激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并不一定就是主动运输
B.被细胞胞吐的一定是大分子物质
C.神经元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中K+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D.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不需要消耗能量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生物实验中的实验材料对实验的成功非常关键,下列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正确的是(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