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A.T2时物质A开始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T1时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大于细胞液的渗透压,而T3时相反 C.0-T1时细胞体积的变化量与原生质体的变化量相等 D.T2时细胞失水量达到最大值,此时细胞已死亡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人体内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时需要细胞外液和甲、乙、丙、丁四大系统的参与,图示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A.甲是循环系统,①②③中所含物质种类和含量均相同 B.乙是消化系统,①②③的渗透压来源于蛋白质的不到10% C.丙是呼吸系统,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会导致③的pH升高 D.丁是神经系统,神经递质可通过①运输至突触后膜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研究人员发现口腔中味觉受体蛋白与味物质结合后结构发生变化,这一结构变化反映给味觉细胞并传递至大脑皮层即可产生味觉。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味觉产生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B.味觉产生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过程 C.口腔细胞中的特有基因决定了味觉受体蛋白的合成 D.神经递质和激素一样只在细胞外起作用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研究小组从当地湖泊距水面3m深的C处取一桶水样,分装于一对黑(不透光)白(透光)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初始溶解氧含量为10mg/L,然后将这对黑白瓶同时放入C处,24小时后测得这对黑白瓶中溶解氧含量分别是黑瓶3mg/L,白瓶24mg/L。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面的数据(填“能”或“不能”)测出距水面3m深处生产者的呼吸量,原因是。 2.该湖泊C处的生态系统,其能量将逐新(填“增加”、“不变”或“减少”),理由是。 3.市政为实施“种青引鸟”工程,在湖边他滩涂引种某植物。科研人员对该湖湿地中多个典型植物群落的昆虫多样性作了连续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 主要植被类型 昆虫种类 数 昆虫 密度 当地物种 A 50 13.2 只/m 当地物种 B 47 14 只/m 芦苇 65 14.7 只/m 引种某植物 30 2.3只/m
①科研人员调查该湿地生态系统昆虫密度使用的方法是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的 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②从图中数据分析引种某植物 (填“能”或“不能”)达到“种青引鸟”的目的,请分析原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将一只无眼灰体雌果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雄果蝇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眼 性别 灰体 : 黑 檀 1/2 有眼 雌 : 雄 =1 : 雌 : 雄 : 1/2 无眼 雌 : 雄 =1 : 雌 : 雄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杂交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果蝇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可以判断果蝇无眼性状一定不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3.某同学以上述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实验来判断果蝇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的显隐关系和基因的位置。实验思路:让上述实验中的子代无眼雌果蝇与无眼雄果蝇杂交,统计后代的表现型。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①若后代中有眼只在雄果蝇中出现,则无眼基因____________;②若后代雌雄果蝇中都有无眼和有眼出现,则无眼基因_______________;③若后代中雌雄果蝇全为无眼,则无眼基因________________。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研究证实,抑郁症的发生与神经细胞间5-羟色胺(5-HT)等物质的含量降低有关,5-羟色胺是一种能帮助我们心情愉悦的物质, 如 图为药物S治疗抑郁症原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①中的物质为5-羟色胺,则其释放方式为,与②结合后引发后膜。 2.5-羟色胺发挥作用后被重吸收回突触小体或被氧化酶氧化,某人患抑郁症,使用药物S进行治疗,据图分析药物S的作用机理。 3.除使用药物S进行治疗外,根据试题中提供的有关信息,请再写出一种治疗抑郁症的思路。 4.某人服用抗抑郁症药物后出现了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这种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或功能紊乱。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甲同学用2%的酵母菌液和1%的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实验材料,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甲同学的实验步骤:第一步:取14支洁净的注射器,编号为1、1',2、2',3、3'……7和7',分别用1、1'号注射器吸入5mL1%的过氧化氢溶液和2mL2%的酵母菌溶液,依次用2、2',3、3'……7和7'注射器分别吸入;用乳胶管连接注射器1和1',2和2',3和3'……7和7',在乳胶管上夹上止水夹。第二步:将分别放置在0℃、10℃、20℃、30℃、40℃、50℃、60℃的恒温水浴锅中,维持各自温度5分钟。 第三步:打开止水夹,分别将注射器1、2、3、4、5、6、7中的全部液体匀速推至注射器1'、2'、3'、4'、5'、6'、7'中活塞的刻度。1min后再次记录刻度,计算刻度变化量,实验过程重复3次。第四步:将在各温度下获得的3次实验数据,绘制曲线如图。 第五步:得出结论:本实验中过氧化氢酶的最适合催化温度是℃。2.有同学提出本实验用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实验材料不严谨,理由是,请在甲同学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实验改进方案和数据处理意见。改进方案:。数据处理意见:。3.在酶的发现历程中,毕希纳用酵母细胞的提取液使糖液变成酒的实验说明。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较难 富集培养基主要是指利用不同微生物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限定环境条件,使仅适应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在群落中的数 量大大增加,人们能够更容易的从自然界中分离到所需的特定微生物。如 图描述了采用富集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酚类化合物 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
 注:⑥在没有该底物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⑦在含有该底物的培养基中表现为生长。 1.本实验所需培养基的碳源为,该碳源进入细菌细胞内的主要作用是(答出两点即可)。 2.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HPO4,其作用有(答出两点即可)。 3.①→③重复培养的目的是。 4.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样品中有多种分解对羟基苯甲酸的细菌,依据是,⑥为组,设置的目的是说明通过富集培养的确得到了欲分离的目标微生物。 5.若要测定⑦培养液中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法进行计数。 6.若要固定化分解对羟基苯甲酸的细菌,一般采用的方法。若要分离纯化分解对羟基苯甲酸酶,根据分子量大小采用方法,也可以根据和等因素采用电泳法分离纯化分解对羟基苯甲酸的酶。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