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菠菜叶肉细胞进行质壁分离试验时,绿色出现在细胞液中 B.用黑光灯诱捕法对农田趋光性昆虫调查时,可调查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C.观察细胞中线粒体时,将人口腔上皮细胞置于健那绿染液中染色,细胞立即失去活性 D.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计数时,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取相邻两边及两角计数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种XY型雌雄异株的植物,等位基因B(阔叶)和b(细叶)是伴X遗传的,且带有Xh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使受精卵致死。用阔叶雄株和杂合阔叶雌株杂交得到子一代,再让子一代相互杂交得到子二代。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理论上,该植物群体中不存在细叶雌株 B.理论上,子二代中,雄株数︰雌株数为2︰1 C.理论上,子二代雌株中,B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为3︰1 D.理论上,子二代雄株中,阔叶︰细叶为3︰1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二倍体植物(AaBbCcDd)—条染色体上的4个基因的表达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上图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C.该二倍体植株自交后代中能产生精氨酸的个体所占比例是81/256 D.这4个某因之间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将菠菜叶肉细胞浸润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A.B点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KNO3溶液浓度相等 B.AB段细胞内的水分子只向外扩散,BC段水分子只向细胞内扩散 C.BC段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BC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AB段细胞失水过多导致细胞死亡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了防止干旱阻碍小麦的生长,可采用不同给水措施以调整小麦的光合效率,确保产量。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要保持等环境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且适宜;9:00时刻,一定光照强度下,叶肉细胞内02移动的方向是2.据图分析可知,在对小麦的各种处理中,处理不会导致植株出现“午休”现象,其原因可能是3.图中光合速率的含义可表示为,若用H218O浇灌,发现小麦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18O转移途径是.4.为了进一步探究雾化处理对小麦叶片细胞呼吸是否有影响,请简单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方案。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土壤中中微生物量大、种类多 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表层有较多的微生物和小动物生长。某生物小 组围绕土壤微生物和小动物的作用进行了相关探究 . 请回答下列问 : 1.在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过程中.通过调查样本地块中小动物的来估测该区域土壤动物的丰富度。丰富度是指。 2.在验证“土壤中落叶的分解是由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的实验中,将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作为对照组,对乙组进行灭菌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预期甲.乙组未分解的落叶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请将结果以曲线的形式画出来. 3.反硝化细菌能将硝盐酸转化成氨和氮.施用磷肥能促进土壤反硝化细菌的繁殖,进而导致土壤氮损失,请设计实验验证稻田氮损失是否由反硝化细菌数量增加引起(仅写设汁思路)。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较难 果蝇常用作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其相对性状明显,有的性状是由多对基因控制。研究发现果蝇翅型的形成需要经过复杂的酶促生化反应:体色遗传中黑体的体色较黑檀体更易表现出来。现有纯合体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体果蝇,其特点如表所示
表现型 表现型特征 基因型 甲 黑檀体 体呈乌木色、黑亮 gg 乙 黑体 体呈深黑色 dd
某小组用上述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探究性状的遗传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常用作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主要是因为有特点。 2.野生型果蝇的幼虫正常培养温度为25℃,该小组将野生型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幼虫放在35-37℃的环境中处理6-24小时后,得到了一些残翅的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其后代仍表现为长翅的原因是;请推测这些残翅果蝇的基因型是。 3.根据上述突变类型,该小组推测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是。若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欲探究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应选用上表果蝇中做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雌雄交配得到F2,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若F2表现型及比例为,则说明控制体色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 4.若第(3)问结论成立,且D/d、E/e均位于II号常染色体上,用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得F1,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不考虑交叉互换)。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较难 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1.流感病毒必须在内增殖,当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时,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后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2.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导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每年要根据流行预测进行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原理是。 3.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实验材料包括: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NA抗体(分别为D63、D21)、对照抗体、流感病毒和易感细胞。①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选择并排序)等。a.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b.将各混合物加入同一细胞培养瓶c.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d.检测NA抗体与易感细胞的结合率e.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f.检测细胞对病毒的损伤程度②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选用的对照抗体应不能与特异性结合。![]()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治疗领域,如最新兴起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和治疗性克隆。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淋巴细胞能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种细胞,常用作为诱导剂,该杂种细胞的特点是。将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可从中提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 2.给患者移植经细胞培养形成的皮肤组织后,发生了排斥现象,这属于(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取植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构建重组细胞,然后把重组细胞培养到时期,再从其内细胞团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诱导使之定向分化,得到所需的组织或器官,最后进行移植,以避免排斥反应。 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也可以采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提取有关抗体合成基因,转移到骨髓瘤细胞中,这样经转基因的细胞可以分泌特定抗体,该技术的核心步骤是。利用PCR技术扩增DNA时,需要种引物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