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等位基因A和a的最本质区别是( ) A.基因A能控制显性性状,基因a能控制隐性性状 B.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基因A和基因a分离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C.A和a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D.两者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来自闭症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症与遗传物质改变有关。基于下列病因假设的相关推断,不合理的是( )
| 选项 假设 推断 A 单基因突变 可能改变突变基因的数量,不会改变基因的位置 B 多基因突变 不一定遗传给后代 C 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 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 男性患者较多 D 染色体结构变异 基因的数目不一定发生改变
A.A B.B C.C D.D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DNA分子结构中,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的两个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B.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C.所有DNA分子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只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一种感染螨虫的新型病毒,研究人员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螨虫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组实验,以确定该病毒的核酸类型。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思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先将甲、乙两组螨虫细胞分别培养在含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或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 B.先将甲、乙两组病毒分别培养在含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或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 C.再将病毒分别接种到含有甲、乙两组螨虫细胞的培养液中 D.一定时间后离心并收集、检测病毒的放射性,以确定病毒的类型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图为某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图及①②染色体的放大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A.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是成对存在的 B.位于Ⅱ区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雄性个体多于雌性个体 C.位于Ⅱ区和Ⅲ区上的等位基因可在减一前期发生交叉互换 D.图中Ⅰ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面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也会和性别相关联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真核细胞中,部分核酸与蛋白质结合成特定的细胞器,研究发现,某毒素只能与这些复合物结合,并阻止复合物中的核酸发挥相应的作用。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毒素,随后细胞内( ) A.DNA复制和转录过程受阻 B.由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受阻 C.tRNA丧失识别与携带氨基酸的能力 D.代谢减弱,与凋亡相关的基因的活动减弱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利用番茄植株(HhRr)培育新品种的途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A.途径2和途径3都要经过组织培养,品种B和品种C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0 B.途径2能缩短育种年限,秋水仙素作用的对象是发育的种子或幼苗 C.途径2和途径3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途径4依据的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该途径最突出的优点是能产生新的基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些品系的果蝇对二氧化碳非常敏感,容易受到二氧化碳的麻醉而死亡,后来发现这些品系有的果蝇对二氧化碳具有抗性。研究结果表明,果蝇对二氧化碳敏感与抗性的基因位于细胞内的线粒体中。下表是果蝇抗二氧化碳品系和敏感品系的部分DNA模板链碱基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下列有关果蝇抗二氧化碳品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抗性品质 CGT丙氨酸 GGT脯氨酸 AAG苯丙氨酸 TTA天冬酰胺 敏感品系 CGA丙氨酸 AGT丝氨酸 AAG苯丙氨酸 TTA天冬酰胺 氨基酸位置 150 151 152 153
A.果蝇之所以具有抗性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第151号位的丝氨酸被脯氨酸取代 B.果蝇抗二氧化碳品系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果蝇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NA模板链上决定第151号位氨基酸的有关碱基A被G替换 D.果蝇抗性产生的原因是决定第151号位氨基酸的密码子由AGT变为GGT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表为人体从一个卵原细胞开始发生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及各阶段相关特点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生理过程 甲 乙 丙 …… 丁 染色体组数 2→1→2→1 1→2 2→4→2 ? 相关描述 性激素作用 细胞膜功能体现 遗传信息不变 功能趋向专门化
A.甲和丙过程发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甲过程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四个生殖细胞 C.乙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丁过程mRNA不同决定细胞功能不同 D.人类的超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与甲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行为异常有关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果蝇眼色由常染色体上的(A/a)和X染色体上的(B/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具体关系如下图所示。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 A.白眼果蝇有6种基因型 B.红眼雄果蝇的后代中雌性个体不可能出现白眼 C.一只纯合粉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有红眼、粉眼,则亲代雄果蝇基因型为AaXbY D.将C项中F1代果蝇随机交配,则F2代果蝇中,XB的基因频率为1/3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种植物的E基因决定花粉的可育程度,F基因决定植株是否存活。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某抗病基因导入EEFF植株的受精卵,获得改造后的EeFF和EEFf两种植株(e和f分别指抗病基因插入E和F基因),e基因会使花粉的育性减少1/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从E和F基因的角度分析,插入抗病基因,引起其发生基因重组 B.♂EeFF×♀EEFF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F1中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2 C.选择EeFF与EEFf进行杂交,再让F1中基因型为EeFf的植株自交,若两对基因的遗传满足自由组合定律,则F2中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8/9 D.EeFF与EEFf进行杂交,其F2抗病植株中,若同一植株所产生的花粉育性都相同,则这些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5种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某真核生物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甲过程发生的时期是,图乙过程的主要场所是,图丙过程的原料是。 2.在人体的a成熟红细胞、b浆细胞、c癌细胞中,能发生甲的有,能发生乙的有。(填字母) 3.图丙中精氨酸的密码子是。 4.若一个基因中G和C共占碱基总数的60%,一条链中有360个A,互补链中的A占整个基因碱基总数的10%,则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最多含有的氨基酸分子为个(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以一个有正常叶舌的小麦纯系种子为材料,进行辐射处理。处理后将种子单独隔离种植,发现其中有两株(甲、乙)的后代分离出无叶舌突变株,且正常株与突变株的分离比例均接近3:1,这些叶舌突变型都能真实遗传。请回答: 1.辐射处理正常叶舌的小麦纯系种子,其后代分离出无叶舌突变株,该育种方式是。该过程需要用到大量的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和低频性。甲和乙的后代均出现3:1的分离比,表明辐射处理最可能导致甲、乙中各有(填“一”“二”或“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2.无叶舌突变基因在表达时,与基因启动部位结合的酶是。如图是正常叶舌基因中的部分碱基序列,其编码的蛋白质中部分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丝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丝氨酸的密码子是UCU、UCC、UCA、UCG,酪氨酸的密码子是UAC、UAU,终止密码子是UAA、UAG、UGA)。研究发现,某突变株的形成是由于该片段方框2处的C∥G替换成了A∥T,结果导致基因表达时。 style="VERTICAL-ALIGN:middl;VERTICAL-ALIGN:middle;">3.将甲株的后代种植在一起,让其随机传粉,只收获正常株上所结的种子,若每株的授粉率和结籽率相同,则其中无叶舌突变类型的比例为。 4.现要研究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一对基因上,还是分别发生在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上,可选甲、乙后代的无叶舌突变株进行单株杂交,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进行判断: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一对基因上;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甲乙两株叶舌突变是发生在两对基因上。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