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关下列图示生理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图乙表示翻译,多个核糖体在一个mRNA上可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C.图丙表示转录,图甲、乙和丙都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全相同 D.图甲、乙和丙三个过程中,在人体浆细胞的细胞核内,只能进行一个过程+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显微镜观察是生物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列关于显微镜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撕取菠菜叶片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中的线粒体 B.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C.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质壁分离实验”现象的观察 D.用洋葱根尖制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装片,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居多+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现有各自可随机交配、混合后也可随机交配的两个果蝇种群,其基因型及个体数量见下表,其中种群2随机交配子代基因型仍只有AA、Aa两种,但将种群1和种群2中基因型为Aa的果蝇混合后,随机交配子代中各种基因型个体均存活。请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种群1 种群2 基因型 Aa aa AA Aa 个体数量 500 500 500 500 A.种群1和种群2中a基因频率相等 B.若种群1中A基因频率变化,则种群1肯定发生了突变与基因重组 C.若只将两种群Aa的雌雄果蝇混合,则子一代的A基因频率为50% D.种群2随机交配子代基因型只有AA、Aa的原因是含a的配子不能存活+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血浆中的胆固醇大部分与低密度脂蛋白( LDL )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而被细胞摄入以供体内所需。如图表示 LDL 携带胆固醇通过受体 介 导途径进入细胞的转运过程,请分析并回答: 1.如图所示,LDL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识别并结合,形成受体-LDL复合物通过途径①作用,形成网格蛋白包被的囊泡,转运至内体,内体是膜包裹的囊泡结构。由于内体内部酸性较强,LDL与其受体分离,受体通过途径②回到质膜被重新利用,此过程与细胞膜的有关。LDL则通过途径③被转运到中,被其中的水解酶降解,胆固醇被释放并逸入细胞质基质中,供新膜合成之用。 2.当LDL受体出现缺陷时,会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升高,引发高胆固醇血症(FH)。近年科研人员研制了一种可用于治疗FH的核苷酸类药物M,可以抑制肝细胞合成载脂蛋白B,而载脂蛋白B是合成LDL的必需成分。其主要作用机理为:药物M可与载脂蛋白B的mRNA依据原则相结合,形成双链RNA,阻止载脂蛋白B的mRNA与结合,抑制其表达,从而降低患者体内LDL-C含量。 3.为评估药物M的药效,科研人员选取FH患者若干,将其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注射适量生理盐水及不同剂量的药物M,连续用药5周后,检测每组患者体内的相关指标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见下表:(注:转氨酶活性是肝功能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其活性大小与肝细胞受损程度成正相关) 注射物质(1次/周) 适量生理盐水 药物M(毫克/周) 30 100 200 300 LDL-C含量相对值(注射后/注射前) 99.1% 94.9% 91.7% 77.8% 51.0% 转氨酶活性 + + + + ++++ (注:转氨酶活性是肝功能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其活性大小与肝细胞受损程度成正相关)注射生理盐水的目的是,根据表中数据,选择药物M的用量及依据是。+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探究题※知识点:探究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生物科研小组对某豆科植物做了如下研究。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是在密闭、透明的玻璃小室中培养该豆科植物幼苗的实验装置。①在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向图中所示的装置加入14 CO2 缓冲液。当反应进行到0.5s时,14 C出现在C3 中;反应进行到5s时,C出现在(CH2 O)和C5 中。这种探究CO2 中碳的转移路径的实验方法称为。②将图中所示的装置放在适宜温度和黑暗条件下一段时间后,再移至适宜温度和适宜光照条件下,则短时间内,叶绿体内C5 的含量将。③如果用图中所示的装置来测量该豆科植物幼苗在20℃条件下的呼吸作用强度,应将该装置放在20℃且条件下读取有色液滴向移动的数值。2. 在一定浓度的 CO 和适宜温度条件下 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放有该豆科植物且不含 CO 缓冲液的密闭装置中 CO 的变化量 结果如表所示。 光照强度 1.0 .0 .0 .0 .0 10.0 C O 变化量 [ mg/(100cm ? h) ] + 2.0 - 3.0 - 6.0 - 10.0 - 12.0 - 12.0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光照强度在 7~8 ? klx 之间逐渐升高时 单位时间内 ATP 合成的速率 ( 填“逐渐增加”“逐渐减弱”或 “ 基本不变 ” ); 光照强度由 klx 增强为 klx 时 叶肉细胞中 C 合成速率 ( 填“增加”“减弱 " 或“不变 "); 光照强度超过 ? klx 时 光合作用速率主要受外界 的影响。+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图甲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乙表示一定时间内流经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I、Ⅱ、Ⅲ)能量的不同去向的相对值(分别用a、b、c、d表示,其中b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由图甲中的(填写字母)固定的。图甲中的食物链有(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大量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温室效应,请据图甲分析原因:。3.若图乙中处于第Ⅲ营养级的生物数量短时间内大量增加,则短期内对处于第I和Ⅱ营养级的生物数量的影响分别是、。4.图乙中(填写字母)表示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不能全部流向下一营养级的原因是上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有自身呼吸消耗、被利用和未被利用。+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多环芳烃菲在染料、杀虫剂等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是土壤、河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如图表示科研人员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获得能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菌株Q的主要步骤。请回答: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1.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需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振荡,一方面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 2.步骤④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Q过程中,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原因是。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要倒置培养的目的是。 3.接种环通过灼烧灭菌,完成步骤④中划线操作,共需灼烧接种环次。 4.为了获得分解多环芳烃菲能力更强的菌株,研究人员又对菌种Q进行了诱变处理,得到突变株K。为了进一步鉴定菌株K并比较两种菌株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能力,设计了下列实验,请补全实验步骤:①取9只锥形瓶均分成三组,编号A、B、C;②向A、B、C三组锥形瓶中加入的培养液;③向A、B、C三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④28℃恒温培养3天后,测定.+ 【答案解析】 (点击展开) - 【答案解析】 (点击折叠)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 ,免费查看答案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