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20届高中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验证性实验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某同学为了验证酶的相关特性及其作用底物情况进行了三组实验:实验一,某大分子物质与酶1混合,可得到中间产物乙;实验二,某大分子物质甲与酶1和酶2混合,可得到小分子物质丙;实验三,某大分子物质甲与酶2混合,不能得到中间产物乙及小分子物质丙。下列相关推理,错误的是(  )
A.酶2的作用底物很可能是中间产物乙
B.小分子丙可能是大分子物质甲的基本组成单位
C.由实验一和实验三可得出酶1具有专一性
D.由实验一、实验二和实验三不能得出酶具有高效性和温和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是“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实验中玉米种子的纵切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先用红墨水染色玉米籽粒,然后纵切并观察其颜色变化
C.未煮熟的玉米②部位比煮熟过的颜色浅,说明活细胞对物质吸收具有选择性
D.在实验中,①部位煮过的玉米与未煮过的玉米均会被染成红色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较易
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
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
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块根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
测定其还原糖的含量
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
甘薯含有还原糖。有观点认为
:
马铃薯不含还原糖是因其不含淀粉酶
;
而甘薯含有淀粉酶
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
所以甘薯含还原糖。为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
设计如下实验
请填空
:
1.实验原理:①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②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紫色。③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已去淀粉),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等。2.实验步骤: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第二步: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淀粉溶液。第三步: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第四步:A、B两支试管,观察颜色变化。实验结果:A管出现砖红色,B管不变色,结果表明该观点正确。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生物研究小组为了验证酵母菌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才能产生酒精,他们依据“酒精具有还原性,可使酸性重铬酸钾变为灰绿色”的原理进行实验,装置如图。分析回答: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1.A装置中滴加石蜡油的目的是。
2.A、D装置中“注射器”的作用是。
3.实验10min后,从A、D两装置中各抽取2mL溶液,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摇匀,均出现了灰绿色。甲、乙两同学对于D装置出现灰绿色提出了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D装置也产生了酒精;乙同学认为是由于D装置中的葡萄糖未消耗完导致的。①甲同学解释的依据是。②乙同学解释的依据是,若设计实验判断此依据是否正确,其基本思路是。③若实验结果是由乙同学分析的原因导致,则实验操作应如何改进?。4.在培养后期对培养液稀释100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显微镜观察时,甲同学在调焦清楚后,只看到血细胞计数板的横线而看不到竖线,此时应该将视野。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较难
已知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验证肌细胞和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善该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目的:。2.实验器材:5%的葡萄糖溶液、葡萄糖载体抑制剂、呼吸抑制剂、葡萄糖浓度测定仪、洁净培养瓶若干、肌细胞和红细胞等。实验步骤:第一步:取6支洁净的培养瓶,分别编号为肌1、肌2和肌3,红1、红2和红3。第二步:向6支培养瓶中分别添加等量的,然后向肌1和红1培养瓶中分别添加适量且等量的,向肌2和红2培养瓶中分别添加相应量的,向肌3和红3培养瓶中分别添加相应量的生理盐水。第三步:向肌1、肌2和肌3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肌细胞,向红1、红2和红3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红细胞。第四步:培养相同且适宜的时间后,用葡萄糖浓度测定仪检测各培养瓶中葡萄糖的浓度。3.实验结果:肌1、肌2和肌3培养瓶中葡萄糖的浓度依次为5%、4.8%、2.3%,红1、红2和红3培养瓶中葡萄糖的浓度依次为、3.5%、。(1)肌2和肌3两组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2)根据肌1和红1,肌3和红3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白杨树是速生高大落叶乔木,其生长表现出明显的顶端优势现象,可通过营养繁殖大面积种植。请回答以下问题:1.白杨树生长表现出明显的顶端优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
2.白杨树可通过枝条扦插繁殖大面积种植,常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若配制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较高,则采用沾蘸法。促进白杨树叶片脱落的植物激素主要是,其合成部位是等。
3.为了验证“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抑制侧芽的生长”,设计如下实验:材料和用具:生长状况相同的杨树幼苗若干、不含生长素和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剪刀等。实验步骤:①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杨树幼苗随机平均分为A、B、C三组。②A组不做任何处理;B组 ;C组去除顶芽,在切口敷上含生长素的羊毛脂。③将三组幼苗置于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芽的生长状况。实验结果:A组的顶芽生长,侧芽未发育成枝;B组的侧芽发育成枝;C组的。实验结论: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抑制侧芽的生长。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较难
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
A
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甲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
h
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
A
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
h
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乙。

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
3.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乙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mm。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
5.图乙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舍弃     B.修改     C.如实填写
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