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福建省南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复制链接]


100
200
300
400
500
24
小时
5.77
5.58
5.29
4.28
3.67
3.04
48
小时
4.11
4.01
3.72
3.34
2.55
1.97
72
小时
2.64
2.19
1.41
0.91
0.00
0.00

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应选择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该区域细胞的形态特点是,制作根尖临时装片的过程是取材→解离→→→制片。2.该实验对照组中丁草胺溶液浓度为微摩尔/升,该组的有丝分裂指数都低于10%,说明细胞大部分时间处于细胞周期的。3.据表可得: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丁草胺浓度的增加,对小麦根尖细胞分裂的抑制作用在加强:同时随着,对小麦根尖细胞分裂的抑制作用也在加强。4.若想进一步研究丁草胺溶液对小麦根尖细胞染色体形态的影响,应该选择处于有丝分裂期的细胞进行观察。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
(
图中
A

B

C
表示器官或细胞
:①


表示物质
)
科学研究表明
:
精神因素
(
焦虑、紧张的心理因素
)
会使
C
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下降,还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据图回答
:
1.切除甲状腺,血液中①和②浓度将会,这种调节特点属于调节。2.抗利尿激素是由图中的[A]合成和分泌的,当人体内升高时,其分泌量增加。3.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其原因是图中[C]细胞活性下降抗体后,的产生量减少引起免疫功能降低。4.当SARS病毒侵入人体后,首先通过免疫的作用限制SARS病毒的移动,SARS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细胞能识别靶细胞并使其裂解。5.人感染SARS病毒后引起发热原因是淋巴因子刺激了A中的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湿地生态系统是指介于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类生态系统,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陆生种类组成,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请回答
1.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水中分布着。芦第岸边有柳,白杨树等植被,这要体现了群落的结构。2.人们通过对荒滩引水,引种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湿地生物群落,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自然演替的。3.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4.经观察和测定湿地水域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在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如图示,在该食物网中影响螺蛳种群密度的种间关系是,若水草固定的太阳能为20000kJ,黑鱼最多可获得kJ的能量。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稻鱼共生系统

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在该生态系统中,稻花鱼生活在水稻田中,以底动物摇蚊幼虫、农业害虫,丝状藻类、水生杂草等为鱼的
排泄
物则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肥料。请回答
1.调查该稻田水生杂草的物种丰富度的方法是。2.稻花鱼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稻花鱼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从面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春末夏初正是青蛙求偶时节,稻田里蛙声一片,这体现信息的传递有利于。4.从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分析,稻田养鱼的意义是。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植物激素




2,
+D
的作用模型如图,据图回答
1.①代表激素,主要合成部位是。②代表激素,②、③在促进生长上具有作用。2.2,4-D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对植物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适宜浓度的2,4D可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果实的脱落及促进的功能。3.据图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受调节。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当人体感染细菌时,细菌脂多糖
(LPS)
作为重要的抗原分子引起免疫反应
抗原激发的体液免疫反应有两条途径
:
第一条途径是大多数抗原必须有
T
细胞参与下才能完成
:
第二条途径是有少数抗原单独刺激
B
细胞完成
1.科学家为了探究细菌脂多糖(LPS)属于哪一条途径的免疫反应,设计实验如下:选择性别、年龄、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小鼠均分为两组:对实验组小鼠进行处理,获得不能产生T细胞的小鼠:对照组小鼠不做相应的处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进行接种处理: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两组小鼠体内相应浆细胞和抗体含量。2.结果分析若,则该抗原的免疫反应属于第一条途径。若两组小鼠均产生相应浆细胞和相应抗体,则该抗原的免疫反应属于第二条途径。3.一般情况下,接受抗原刺激的B细胞会增殖抗分化为科学家先后两次用LPS接种某小鼠,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相应抗体的产产生量,结果如右图,则该实验结果说明LPS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浆细胞,但是不能。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成熟红细胞可以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新的红细胞
B.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位置出现了细胞板
C.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各时期特点相同
D.蛙的红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B.造血干细胞分化为B淋巴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C.细胞分化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
D.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实例是(  )
A.胚胎干细胞经诱导培育成心肌细胞
B.烧伤病人的健康细胞培养出皮肤
C.蜥蜴断尾后再生出新的尾部
D.棉花的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植株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衰老
B.细胞衰老会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
C.多细胞生物体内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的状态
D.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核的体积减小,染色质收缩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细胞调亡和细胞坏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B.细胞坏死是在不利因素影响下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C.白细胞与红细胞的功能不同,凋亡的速率也不一样
D.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坏死来完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异
C.原癌基因的功能是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
D.经常食用烟熏制品容易导致细胞的癌变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物质全部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A.氨基酸、蔗糖、二氧化碳
B.呼吸酶、钙离子、葡萄糖
C.胰高血糖素、尿素、血浆蛋白
D.抗体,脂肪酸、载体蛋白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稳态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B.人在健康情况下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膝跳反射仅靠2个神经元参与即可完成
C.兴奋是以电信号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D.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的树突末植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支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的方式形成突触
C.人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在突触的传递是单向的
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下丘脑与垂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垂体通过释放促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
B.垂体分泌的激素通过导管运输到体液中
C.甲状腺激素分泌存在分级调节机制
D.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系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传递的信息和神经传导的兴奋的传输速度相同
B.在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
D.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可以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增殖
B.患者的血液和精液中均含有HIV
C.HIV不会感染T淋巴细胞
D.艾滋病是一种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原可以是外来的物质,也可以是自身的物质或细胞
B.抗体是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专门抗击病原体的蛋白质
C.抗原和抗体结合后形成的细胞集团会被吞噬细胞吞噬
D.抗体既能参与细胞免疫过程,也能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分布在树棒的不同位置能有效减小种间斗争
B.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最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C.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
D.导致群落中不同种群垂直分布差异的因素包括地形,上壤盐碱度和光照强度等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某海域大黄鱼种群的种群数量与增长速率的关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B.c点时种群数量未达到环境容纳量,其增长速率大于零
C.a点时种群的车龄组成是增长型,c点时年龄组成为退型
D.用标志重铺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被捕食,则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高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量砍伐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如果气候适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可以演替到森林阶段
C.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接种后,培养液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B.抽样检测时,需将培养液静置几分钟后再吸取
C.营养条件不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向计数室滴加样液后再盖上盖玻片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不属于物理信息类型的是( )
A.昆虫的性信息素                       B.萤火虫发光
C.哺乳动物的体温                       D.蓟的刺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列关于生态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B.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只能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C.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大气的方式只能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食品安全等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吲哚乙酸能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
B.吲哚乙酸是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
C.体眠的种子能合成大量吲哚乙酸
D.在人体内色氨酸也能合成哚乙酸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是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B.ab段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促进作用增强
C.bc段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
D.该曲线能够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作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关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B.植物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进行非极性运输
C.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2,4-D可防止落花落果
D.用a-茶乙酸处理西瓜幼苗,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多一倍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单侧光照射,胚芽会向光弯曲生长:去掉胚芽鞘的尖端,或者锡箔纸将尖端罩上,则不发生弯曲:罩上尖端下面一段,则还会弯向光源生长。该实验证明了(  )
A.胚芽鞘尖端受到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了某种化学物质,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B.胚芽鞘尖端受到单侧光刺激后,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由向光面转移到背光面,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C.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
D.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液中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过敏反应具有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的特点
C.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
D.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大大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科研小组用不同浓度的丁草胺溶液分别处理小麦根尖细胞
小时

小时

小时后,制片观察有丝分裂指数
(
有丝分裂指数
(
%
)
=
(
分裂期细胞数
/
观察细胞数
)

100
%
)
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