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20届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

[复制链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病毒是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最小的单位②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③高温处理后的蛋白质,其肽键数目会减少④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⑤区分HIV、蓝藻和小球藻的依据是是否有核膜⑥细胞中的O2从产生到被利用至少穿过4层磷脂分子A.三项            B.四项            C.一项            D.两项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限制f-g段上升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整个实验中应设置“麦芽糖酶的量一定”
C.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都将下移
D.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真核细胞某些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图中字母是元素符号),下列正确的是(  )

A.结构1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是由图中甲的种类和数量直接决定的
B.物质乙、丙的单体分别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C.萨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结构2上
D.结构2在有丝分裂时会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组成生命的化学物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物质都由单体构成
B.分解脂肪比分解等量糖类物质,能释放更多的能量
C.碳是生物体的生命元素,化合物中都含有
D.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共有八种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冬来临,植物细胞中的结合水含量下降
B.C、H、O、N是组成生物体内酶所必需的元素
C.组成细胞的化合物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
D.氮是构成脱氧核糖和核糖核酸必不可少的元素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高尔基体是真核细胞囊泡运输的交通枢纽
B.内质网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有利于酶的吸附
C.溶酶体能合成多种酸性水解酶
D.细胞核是mRNA合成的主要场所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酶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由酶来催化的
B.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
C.酶具有高效性主要是因为酶一旦生成可以多次发挥作用
D.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能在人体的血浆中起作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组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干细胞均是未经分化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
B.神经干细胞发育成神经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神经细胞被病毒侵染后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D.细胞分裂、分化、癌变过程中均有核糖核酸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是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图像,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
B.对应丁图中CD段的是甲图所在的时期
C.一般会发生基因重组的是乙、丙图的所在时期
D.该动物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Y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了鉴定下图中男孩8与本家族的亲缘关系,下列方案最科学的是(   )
A.比较8与1的常染色体DNA序列
B.比较8与3的X染色体DNA序列
C.比较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
D.比较8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品种的培育与育种原理相符的是(  )
A.高产青霉菌株——基因重组
B.无子西瓜的培育——染色体数目变异
C.用花粉(
)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纯种植株(
)——基因突变
D.培育能产生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染色体结构变异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计算中,错误的是(   )
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3代,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总数的1/4
B.某DNA片段有3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比例为35%,则第三次复制该DNA片段时,需要78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双链DNA分子含n个碱基对,T为m个,复制3次共需G为7(n-m)个
D.用15N标记的细胞(含8条染色体)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含15N的染色体数分别是8和16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
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
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
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引起非典型性肺炎和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均无细胞结构,故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B.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
C.生物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为基础
D.生命系统的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酶、ATP与细胞代谢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吸能反应与ATP的合成有关
B.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
C.剧烈运动时细胞内ATP的分解速率大于合成速率
D.蓝细菌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细胞内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肝细胞中内质网合成的磷脂可转移至中心体
B.吞噬细胞中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可进入细胞核
C.胰腺腺泡细胞中内质网加工的胰蛋白酶可直接转移至细胞膜
D.细菌细胞中D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可转移至线粒体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
B.香蕉在无O2、干燥、零度低温和无乙烯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C.快速登山时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D.等量的酵母菌,甲组进行有氧呼吸,乙组进行发酵。若两组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两者释放的CO2与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不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探索温度对酶活的影响实验中,一般不用过氧化氢与过氧化氢酶
B.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进行提取,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扩散速度最慢
C.用某一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不一定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予以确定
D.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和“观察细胞中RNA和DNA分布”的实验中加入盐酸的质量分数和目的都不相同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质上的DNA只有在S期才解开双螺旋结构
B.癌细胞内核糖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活动显著加强
C.用秋水仙素处理分裂的细胞群体,可观察到少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若在G1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处于M期的细胞比例会增加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图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入c过程的细胞,多种酶活性降低,代谢减慢
B.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也相同
C.②、③、④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D.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增强,分化能力减弱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
A.若某细胞无染色单体,基因组成为AAYY,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若产生的精子为AXB:axB:AY:aY=1:1:1:1,则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相同
D.若产生的精子为AXB:axB:aY=1:1:2,则可能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
B.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向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加入放射性标记的T2噬菌体后即充分搅拌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新形成的T2噬菌体均检测不到放射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基因(14N)含有3000个碱基对,腺嘌呤占35%。若该DNA分子以15N同位素标记的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再将全部复制产物置于试管内离心,进行密度分层,得到结果如图①;然后加入解旋酶再离心,得到结果如图②。则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X层中基因只含14N标记,Y层中的基因只含15N标记
B.W层中含15N标记的鸟嘌呤6300个
C.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3:1
D.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3倍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大豆植株的体细胞中含有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播种,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植株统称Y,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株Y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40条
B.获得植株Y的过程称为单倍体育种
C.植株X自交,其下一代抗病植株所占比例小于植株Y
D.放射性60Co可以诱发定向的基因突变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对下列各图分析不准确的是(   )

A.甲图中的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乙图中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方向为从右到左,所用原料是氨基酸
C.对于丙图,人体内的肌肉细胞可以进行①②③⑤过程
D.丁图过程的进行需要RNA聚合酶催化和ATP水解供能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美国和以色列的三位科学家因在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中做出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下图为核糖体立体结构模式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分布
B.核糖体是蛔虫细胞和小球藻细胞中唯一共有的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C.发菜的核糖体一部分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一部分附着在内质网上
D.通常情况下,一条mRNA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酸分子多样性主要取决于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B.RNA具有传递信息、催化反应、转运物质等功能
C.双链DNA分子的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都含有三种RNA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生物学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提出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发生分离
B.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以蝗虫细胞为材料,通过实验提出萨顿假说
C.1957年,克里克提出了中心法则,认为遗传信息可以从RNA流向RNA或DNA
D.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的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以下关于遗传与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的遗传
B.高茎豌豆(Dd)自交后代出现矮茎豌豆是因为发生了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但却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D.染色体变异可导致基因的种类、数目、位置发生变化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图甲是某细胞的部分结构
;
图乙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
;
图丙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
,①~④
代表物质运输方式。据图回答问题
:


1.科学家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分析图甲可知,含有核酸的结构有(填序号),能增大膜面积的细胞器有(填序号)。正常情况下,该细胞中CO2浓度最高的结构是(填序号)。
2.图乙细胞中含有磷脂双分子层的结构有(填序号),囊泡Y到达并与⑤融合,若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可推测结构⑤是。
3.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首先需要识别对方,该任务主要与图丙细胞膜上的(填字母)相关,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
4.乙醇能以图丙中(填序号)的方式进入细胞,②④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所需条件的共同点是。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表示空气中的
CO

含量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表示一天
24h
蔬菜大棚内
CO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
水平虚线为实验开始时大棚内的
CO

浓度
)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有,此时细胞中能产生[H]的部位有。    2.经过24h后,大棚内植物有机物的含量会(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图2中A点所进行的生理反应表达式为。4.图1中限制N点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和。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以下是基因型为
AaBb
的高等雌性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

1.图甲所示细胞内有个染色体组,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图。2.图丙所示细胞名称为,其染色体变化对应图丁的段。3.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图中细胞所示的染色体,需用染色;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4.若图丙中一条染色体上的B基因变为b基因,则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玉米的紫株和绿株由
号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H,h)
控制
紫株对绿株为显性
紫株
A

X
射线照射后再与绿株杂交
子代出现少数绿株
(
绿株
B)
。为研究绿株
B
出现的原因
让绿株
B
与正常纯合的紫株
C
杂交得
F

,F

自交得
F
.
请回答
:

1.假设一:X射线照射导致紫株A发生了基因突变.若此假设成立,则F1的基因型为;F2中紫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2.假设二:X射线照射导致紫株A的6号染色体断裂,含有基因H的片段缺失(注:一条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的个体生存,两条同源染色体皆有相同部分片段缺失的个体死亡).若此假设成立,则绿株B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种,F1的表现型为;F2中,紫株:绿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