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专题:第3节 9_3_3_1的变形题型

[复制链接]

实验①
实验②
亲代
单尾鳍雌性×单尾鳍雄性
单尾鳍雌性×双尾鳍雄性
子代
单尾鳍雌性:单尾鳍雄性:双尾鳍雄性=4:3:1
单尾鳍雌性:单尾鳍雄性=1:1

1.由实验(填序号)可知,控制双尾鳍性状的基因为(选填“显”或“隐”)性基因。此观赏鱼中,基因型为的个体只在雄性中才能表达出相应性状。这对性状的遗传(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若实验①中子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理论上其后代双尾鳍个体比例为。
3.若双尾鳍雄性与实验②中子代单尾鳍雌性杂交,所产生后代表现型和比例为。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灰兔和白兔杂交,F1全是灰兔,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有灰兔、黑兔和白兔,比例为9︰3︰4,则(   )
A.家兔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F2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C.F2灰兔基因型有4种,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D.F2中黑兔与白兔交配,后代出现白兔的几率是1/3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已知水稻的抗旱性(A)和多颗粒(B)属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有抗旱、多颗粒植株若干,对其进行测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抗旱多颗粒︰抗旱少颗粒︰敏旱多颗粒︰敏旱少颗粒=2︰2︰1︰1(不考虑致死),若这些亲代植株相互授粉,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
A.24︰8︰3︰1           B.9︰3︰3︰1
C.15︰5︰3︰1           D.25︰15︰15︰9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如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
A.1︰1︰1︰1     B.2︰2︰1︰1     C.3︰1︰3︰1     D.9︰3︰3︰1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   )
A.1︰3、1︰2︰1和3︰1           B.3︰1,4︰1和1︰3
C.1︰2︰1、4︰1和3︰1           D.3︰1,3︰1和1︰4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分别为(   )
A.9种,1︰4︰6︰4︰1             B.3种,1︰2︰1
C.9种,9︰3︰3︰1              D.3种,3︰1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果蝇的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控制,基因R或r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会影响雌、雄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现有纯合的黑身雌果蝇与纯合的灰身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现型及比例如下:灰身雌果蝇︰黑身雌果蝇︰灰身雄果蝇︰黑身雄果蝇︰深黑身雄果蝇=6︰2︰6︰1︰1,现欲通过一次杂交获得雌雄个体均同时具有三种表现型的子代果蝇,从现有的雌雄果蝇中选择,满足条件的基因型组合有(   )
A.4种        B.3种        C.2种        D.1种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水稻抗稻瘟病是由基因R控制,细胞中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b对稻瘟病的抗性表达有影响,BB使水稻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现用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F2的弱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2/3
C.F2中全部抗病植株自交,后代抗病植株占8/9
D.不能通过测交鉴定F2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观赏鱼的尾鳍分为单尾鳍、双尾鳍两种类型。研究表明,尾鳍类型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雌性个体均为单尾鳍,雄性个体有单尾鳍、双尾鳍。用不同类型的此观赏鱼做了两组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请据图回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