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先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数小时进行“饥饿”处理(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余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将该叶片经脱色、漂洗后再用碘液处理,结果发现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分析及结论合理的是( ) ①本实验未设对照组②有无光照是遮光和曝光区域表现不同结果的唯一原因③实验初始时遮光和曝光区域均达到无淀粉状态④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A.①②③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②③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某植物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该植物在Ⅰ阶段处于适宜环境条件下,Ⅱ阶段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光照强度或者降低CO2浓度中的某一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物质甲转变成乙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的ATP B.图中Ⅱ阶段所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了光照强度 C.Ⅱ阶段甲上升是因为叶绿体中[H]和ATP的积累 D.若CO2浓度降低,Ⅱ阶段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比Ⅰ阶段低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用14C和18O分别标记CO2和H2O,当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的(CH2O)含14C和18O B.释放的氧为18O,合成的(CH2O)含18O C.释放的氧为18O,合成的(CH2O)含14C D.合成的(CH2O)含18O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难 下表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波长/nm 400 450 500 550 600 670 700 吸收光能百分比(%) 叶绿素a 40 68 5 15 16 40 16 全部色素 75 93 50 35 45 75 35
A.O2的释放速率变化与全部色素吸收光能百分比变化基本一致 B.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时,叶绿体中C3的量会增加 C.该植物缺乏Mg时,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百分比的减少幅度更大 D.环境温度降低,该植物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降低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B.甲、乙两种植物中,甲植物的光饱和点较高 C.甲、乙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乙 D.若种植密度大,乙比甲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快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