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系统练 专题10.3生态系统

[复制链接]

G
P
X
R

2.6
.9
.7

38.2
66.0
72.2

.9
.4
.5

05.0
8.8
6.2
分解者
84.5
3.8
60.7

1.据表分析,表格中X的含义是。该生态系统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2.如图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表示能量值。请据图分析回答。
①图中若A表示第二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则B表示该营养级生物的,其能量值可用表示,从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整体上看,第二营养级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中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②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

※题型:探究题※知识点:探究题※试题难度:中等
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
它是天然的蓄水库
其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湿地类型众多
如红树林、河流、湖泊和稻田等。为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某科研小组对一个开放性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调查
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

入水口浮游藻类
数量
出水口浮游藻类
数量
水库淤泥真菌、细菌数量
年均
:
1.93
mg(


)
/L
年均
:
1.02
mg(


)
/L

13

~
10

15


/m


1.在水库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过程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进行传递。
2.浮游藻类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它处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
3.浮游藻类所需的矿质营养可来自细菌、真菌等生物的。
4.湿地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填“潜在”“间接”或“直接”)价值。
5.该水库对游人开放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水体已被氮、磷污染。为确定污染是否来自游人,应检测(填“入水口”或“出水口”)处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小球藻是生产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沼液为沼气发酵的产物
其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
可以用来大量培养小球藻。某研究小组开展了沼液浓度对小球藻生长影响的实验
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
结果如图。请回答
:

1.小球藻与可产生甲烷的细菌分别属于生态系统的、(填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2.小球藻生长时能吸收沼液中的、水和CO2等,未培养过小球藻的沼液直接排入河流可能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使水体中的藻类大量增殖。3.在沼液浓度低时小球藻细胞增殖速度较快,从沼液浑浊度角度分析,原因是。4.不同浓度沼液条件下,小球藻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是。最有利于小球藻生长的沼液浓度是。5.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推广利用沼液培养小球藻的意义是。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河流生态系统曾经出现了水华现象,为了改善水体环境,研究人员采用了生态浮床技术进行水体修复,如表所示为修复后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同化能量的分配情况(单位为
×

kJ

-

表示不存在),请回答下列问题:

流入下一营养级
流向分解者
未被利用
X
第一营养级
?

第二营养级
?
.5
.4
.4
第三营养级
-
微量(可不计)
.8
.9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06kJ。
2.表中X是指;对表中各营养级的同化量进行分析,可显示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
3.水华的发生是水体富营养化(N、P污染)的结果。水体富营养化后,水面被大量的藻类覆盖,水中生物大量死亡,导致(填“需氧型”或“厌氧型”)微生物大量繁殖。
4.生态浮床中植物根系吸收水中N、P等矿质元素的方式是。生态浮床的使用可抑制藻类生长,改善水体环境,同时还能美化环境,供人类观赏,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水稻虫害的防治是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和增产的关键因素
水稻虫害传统的防治方式主要是采用化学农药控制,但同种农药使用次数较多后效果会出现下降,而且使用化学农药会对农田及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在自然界中,不同物种之间以一种“相生相克”的状态存在,因此利用物种多样性控制水稻害虫(生物防治)成为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技术。
1.水稻在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如果利用物种多样性来控制水稻害虫,以保证水稻产量,那就意味着在水稻种植地周围要建立适合生活的杂草地或芦苇地等,这些杂草(芦苇)地可为该类生物提供等。
2.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面分析,控制水稻害虫的最大意义是;利用物种多样性控制水稻害虫增加了农田中的生物多样性,其实质就是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即的复杂程度,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力,使其稳定性提高。
3.除捕食关系外,与某种水稻害虫,如稻纵卷叶螟,有关系的生物数量增长时,稻纵卷叶螟的数量也会下降。但实际生产中一般不会用这一类生物对稻纵卷叶螟的数量进行控制,原因是。  
4.使用传统的农药除提高了农业成本外,还可能导致害虫再生猖獗。请分析其可能的原因(至少写出两条):。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请回
答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问题。
1.在一个资源和空间有限的环境中,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相对稳定,并在附近波动;群落演替是群落水平稳态实现的一种方式,其起始条件不同,类型不同,但在适宜环境中,总趋势均是。
2.某湖泊由于大量有机污水的排放,连续多年发生水华,水体恶臭,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直接导致水体恶臭的生物因素是(填“动物”或“植物”或“微生物”),导致水生植物大量死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3.某山区前几年发展肉牛养殖,帮助农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但三年后却发现植被减少、生态环境被破坏。请在简要分析植被减少、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给当地农民提出良性发展肉牛养殖的合理化建议。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质流
图乙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倍率和时间的关系
图丙是能量流动示意图
图丁
是有关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

1.由图甲分析,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通过进入生物群落;生态系统能量不循环流动的原因是;物质可以反复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经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无机物可被生物群落重新利用。
2.由图乙可知,种群密度在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种内斗争变化趋势是。
3.图丙中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置传递效率是。
4.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g,那么至少需要消耗植物g。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作为生态系统基石的生产者不一定都是自养型生物
B.碳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循环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比草原生态系统低
D.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种原因导致该食物网中兔的数量大量减少,蛇的数量短时间内将大量增加
B.图中蛇和猫头鹰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图中第二营养级生物种类比第三营养级多
C.假设鼠和兔的数量足够多,若猫头鹰的食物由兔︰鼠︰蛇=3︰4︰3变为5︰2︰3,鹰增重1kg消耗草的总量相同
D.反馈调节是稳态的基础,猫头鹰数量通过正反馈调节鼠的数量,鼠的数最通过负反馈调节猫头鹰数量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为某果园中能量流经某害虫种群的示意图[图中数据的单位为kJ/(m2·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要防治虫害,则应设法使该害虫种群的能量摄入量减少
B.据图可知,害虫同化量中大部分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C.害虫与下一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图中X中的能量与M的比值来表示
D.害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图中粪便和遗体残骸等中的能量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草鱼是四大家鱼之一,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如图是某人工池塘中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单位:kJ)。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草鱼中的幼年鱼、成年鱼和老年鱼之间存在种内斗争关系
B.草鱼摄入的能量
b
全部来自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C.
h
属于植物固定的能量,
d
是草鱼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若在自然水域,草鱼同化的能量
c
除图示流向外,还存在部分未利用的能量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生态果园是利用生态工程学原理,科学配置各成分及资源而建立的可持续发展的果园生产体系。科研人员经研究绘制了果园害虫的能量流动模型,据图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流经果园害虫的总能量是477.4kJ·m-2·a-1,害虫的代谢能是389.7kJ·m-2·a-1
B.图中的X可指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以粪便为食的蜣螂获得了害虫体内的能量为1642.1kJ·m-2·a-1
C.害虫的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分解后源源不断地释放能量被果树利用
D.保护天敌是防治果园害虫的一项重要措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与生物种群的繁衍息息相关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主要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完成
B.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C.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
D.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产生的物质和能量可以被植物再利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茶树菇味道鲜美,常生长于油茶树枯朽的树桩上。某林场尝试在树下套种茶树菇,并用柳树、杨树脱落的枝叶制作培养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在油茶树树桩上的茶树菇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茶树菇利用的油茶树枯朽树桩中的能量不属于油茶树的同化量
C.套种技术可以提高树木和茶树菇对阳光等资源的利用率
D.该林场的做法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及信息传递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
B.植物开花,鸟类鸣叫都属于行为信息
C.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利用昆虫信息素警示有害动物,可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
D.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直接价值明显大于间接价值
B.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C.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D.从进化角度看,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物进行定向选择,使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改变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表是对某小型
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
[
表中甲、乙、丙、丁为不同营养级。
G
P
为同化

R
为呼吸
消耗

单位
:

kJ/(m

·
a)]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