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系统练 专题3.6细胞的代谢综合

[复制链接]


1
2
3
4
5
6
7
8
Ⅰ.设置水浴缸温度(℃)
20
30
40
50
20
30
40
50
Ⅱ.取8支试管各加入等量淀粉溶液(mL),分别保温5min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Ⅲ.另取8支试管各加人等量淀粉酶溶液,分别保留5min
酶A
酶A
酶A
酶A
酶B
酶B
酶B
酶B
Ⅳ.将同组两个试管中的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合摇匀,保温5min

实验结果:用分光光度计对各组淀粉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至少写出2种)。②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酶A在______℃条件下活性较高。③此实验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底物淀粉的剩余量来表示酶的活性,能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麦芽糖的含量来表示酶的活性?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

※题型:探究题※知识点:探究题※试题难度:较难
世纪
年代
卡尔
文及其
同事因在光合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
获得了
1961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卡尔文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容器中
通过一个通气管向容器中通入
CO

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
可控制
CO

的供应
容器周围有光源
通过控制电源开关可控制光照的有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1.他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当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这说明CO2中C的转移路径是。上述实验中卡尔文通过控制来探究CO2中碳原子转移路径的。2.卡尔文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探究光合作用过程中固定CO2的化合物,他改变的实验条件是,这时他发现C5的含量快速升高,由此得出固定CO2的物质是C5。3.他通过停止,探究光反应和碳反应的联系,他得到的实验结果为下图中的。这是因为在没有时,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减少了。
4.上述实验中卡尔文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小球藻放入70℃的热酒精中,从而使失活,细胞中的化合物就保持在热处理之前的反应状态。利用不同化合物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离出各种化合物。卡尔文在光合作用研究中采用了和等技术方法。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

处放
一盆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

处为

U
型管

处放
一只健康的小白鼠
,V
使装置中的空气以一定速度按箭头方向流动。根据装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开关①打开,②③关闭,如果不给光照,装置内空气中(物质)含量减少。较长时间后C处液面(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这与(填“植物”或“小鼠”或“植物和小鼠”)的(过程)有关。
2.与1相同条件,给装置

中绿色植物适量的水、矿质元素,同时给以适宜光照一段时间后,B、D两处的成分差别是。
3.开关①关闭,②③打开,同样光照条件下,

中植物叶肉细胞的C3含量(填“增多”或“减少”或“不变”),C3产生场所是。
4.在3中条件下,

中生物刚开始产生O2较多,但随时间延长,O2产生量越来越少,原因是,进而使光反应减弱。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研究人员通过改变遮光率来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棚内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
实验期间分别于
时和
时打开和关闭通风口
)
。假设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保持不变
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8时,遮光90%组植物所需CO2的来源是。若18时之后,大棚内CO2浓度增加,原因是。2.10时到11时,遮光70%组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2时到15时,自然光照组的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原因可能是。3.经测定,完全遮光条件下该植物的CO2释放速率为2μmol?m-2?s-1,则9时自然光照组该植物的CO2固定速率为。4.图中8时,若突然除去遮光90%组的遮光物,则短时间内该植物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会减少,其原因是。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番茄在我国南北各地广泛种植,其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
回答下面的问题:
1.“想要番茄结果多,打顶摘心要做好”,打顶摘心是为了。开花期,为防止落花落果,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2.合理密植是保证番茄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番茄的定植密度一般为3000株/亩左右。当番茄种植过密时往往会导致番茄明显减产,从代谢的角度分析种植过密导致番茄减产的机理:。
3.为提高温室番茄的产量,某小组研究了补光时长和补光光质对番茄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width="472"height="481"style="HEIGHT:361px;WIDTH:372px;VERTICAL-ALIGN:middl;VERTICAL-ALIGN:middle;">(1)补光光质主要影响了光合作用的过程。(2)为提高番茄产量,依据图中结果,该小组提出“每天补照4h红蓝复合光为最佳方案”,你认为是否有局限之处?,请说明理由:(答出两点)。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较难
花生是栽培广泛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
花生的
花针期是
整个生命发育过程的重要时期
为实现高产和稳产
科研人员尝试探究叶面施肥对花生花
针期光合指标
的影响以及对植物激素
(ZT
为玉米素
ZR
为玉米素核苷
I
AA
为生长素
ABA
为脱落酸
)
的影响。肥料施用

分别是
1%
的尿素
3%
的过磷酸钙
2%
的硫酸钾
0.2%
的硼酸。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其中
SPAD
值表示叶绿素的相对含量。
请据图表
和生物学知识回答


:

1.从实验设计原则的角度考虑,CK的处理应为。
2.分析表中实验结果可知,花针期叶面喷施和对花生高产最有利,青葱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叶绿素相对含量方面分析原因:。>
3.分析图示可,叶面喷施肥料后,(填激素名称缩写)含量增加,(填激素名称缩写)的含量减少。(填激素名称缩写)对花生生长有抑制作用,(填激素名称缩写)与花生种子中有机物的积累关系最为密切。
4.如果想确定花生净光合速率的增加是因为总光合速率的增加还是呼吸速率的降低,需要增加对花生(填“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或“总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测定。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较易
研究发现,植物的
rubisco
具有
“两面性”,
CO

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
C


CO

反应,完成光合作用
;
O

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
C


O

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会产

CO

,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
O

产生
CO

的现象称为光呼吸,过程如图。请回答:

1.rubisco的存在场所为,rubisco既可催化C5与CO2反应,也可催化C5与O2反应,这与酶的(特性)相矛盾,其“两面性”可能因为在不同环境中酶的发生变化导致其功能变化。
2.在较高CO2浓度环境中,rubisco所催化反应的产物是,该产物进一步反应还需要。3.与光呼吸相区别,研究人员常把细胞呼吸称为“暗呼吸”,从反应条件和场所两方面,列举光呼吸与暗呼吸的不同。
4.在强光下,光反应转换的能量超过暗反应的需要,会对细胞造成伤害,此时光呼吸可以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其原因是。   5.有人从物质积累的角度,认为光呼吸是有害的过程,你能说出理由吗?。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难
将红细胞移入低渗溶液后,很快吸水膨胀,而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不膨胀。将控制红细胞膜上CHIP28(一种水通道蛋白)合成的mRNA注入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中,在低渗溶液中,卵母细胞迅速膨胀,并于5分钟内破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CHIP28的加工、运输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
B.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在低渗溶液不膨胀的原因可能是细胞膜上无类似CHIP28蛋白
C.处理后的爪蟾卵母细胞在吸水直至涨破过程中,细胞吸水速率逐渐加快
D.肾小管在抗利尿激素作用下重吸收水可能与CHIP28有关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某同学用附着有过氧化氢酶的滤纸片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如图所示,图中小圆圈为氧气气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酶促反应速率可用反应时间(t3-t1)的长短来表示
B.用附着等量FeCl3的滤纸片做实验,反应时间(t3-t1)变小
C.该装置可用于探究不同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D.改变过氧化氢溶液的pH,滤纸片不会接触烧杯底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某生物体细胞中可以同时存在如图所示的生命活动(图中1、2表示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在1、2所示的过程中都有[H]的产生,但二者代表的物质不同
B.1、2所示的两个过程始终在细胞中进行,只要其中一个停止,细胞生命活动就会立刻停止
C.1、2所示的两个过程的发生均需要相关细胞器的参与
D.1、2所示的两个过程产生的ATP中的能量均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细胞代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各反应阶段均能生成少量的ATP
B.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消耗的ATP主要来自无氧呼吸
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消耗[H]的过程都伴随着ATP的生成
D.植物细胞能产生CO2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较难
淀粉酶有多种类型
如α
-
淀粉酶可使淀粉内部随机水解
β
-
淀粉酶则使淀粉
从末
端以两个单糖为单位进行水解。如图所示为对两种淀粉酶的研究实验结果。

1.据信息可知,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主要产物为。在人的小肠内α-淀粉酶活性(填“高”或“低”)于β-淀粉酶活性。
2.据图2可知,50℃条件下,与β-淀粉酶共存时,更有利于较长时间维持β-淀粉酶的热稳定性。
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两种淀粉酶A与B的活性,设计实验如下:实验原理:温度等条件影响酶的活性;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产生麦芽糖;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时,物质含量越多,其吸光度越大,由此可测出物质的相对含量。实验材料: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相同浓度的淀粉酶A和淀粉酶B溶液、水浴缸、温度计等。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