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九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复制链接]

组别
A
B
C
D
E
F
处理温度
/℃
20
40
60
80
100
结果
+++
++
+
棕黄色
++
+++

(“+”
表示蓝色的深浅程度,
“+”
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范围是
4.在本实验中,各组溶液的pH要保证。
5.下图①是pH对该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曲线,图②是将上表实验结果绘制成的曲线(且实验是在pH为b时进行的),试在图②中绘出pH为a时可能的实验结果。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为具有6条染色体的某生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的几个阶段,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丙图判断该图示表示动物还是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判断的依据是。
2.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图。丙图中有条染色单体。
3.染色单体数和DNA数目相等的细胞是图中的。
4.上述细胞有丝分裂的先后顺序是(用甲乙丙丁表示)。
5.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该图中缺少了细胞周期的期,该期细胞内的主要变化特点是。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黄芪和党参都是良好的中药材,其中黄芪、党参分别生活在阳光充足、阴暗的环境中。下图为黄芪和党参的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可知,植物甲表示。植物叶肉细胞固定CO2的场所为,D点时,植物甲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固定的CO2量(填“多于”“少于”或“等于”)植物乙。
2.B点时,植物甲的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是;C点时,限制植物乙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是。
3.若持续给予光照,则光强强度要大于klx才能保证植株乙的正常生长。若白天光照14h,且光照强度维持在10klx,则一昼夜植株乙从外界吸收的CO2量为mg/cm2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用纯种黄色皱粒豌豆和纯种绿色圆粒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产生F1,再F1让自交产生F2,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黄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为。
2.F1的表现型为;F2绿色圆粒豌豆中杂合子占。
3.F2中不同于亲本的变异类型占。
4.若用杂合的绿色圆粒豌豆和某豌豆杂交,子代的性状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某豌豆的基因型是。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果实形状中的是显性性状,对该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F2的接近于15:1,据此推测荠菜果实形状由对基因控制,其遗传方式符合基因的定律,为验证该推测,将F1与产卵圆形果实的荠菜进行实验,预期实验结果后代三角形果实植株∶卵圆形果实植株=。
2.若第一对基因以A、a表示,第二对基因以B、b表示,第三对基因以C、c表示……以此类推,亲代的基因型为和。
3.图中F2卵圆形果实荠菜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为卵圆形果实,这样的个体的基因型为;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共有种基因型个体。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有丝分裂的间期,细胞的体积有所增大
B.衰老细胞的染色质染色加深,细胞核体积增大
C.正常的体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均不表达
D.细胞凋亡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有氧呼吸装置中,可将空气直接通入酵母菌的培养液
B.可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C.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氧气的有无,因变量是细胞呼吸的产物
D.在无氧和有氧条件下的实验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用豌豆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B.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C.生物体能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D.杂种测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马的毛色中,栗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一匹家系不明的雄性栗色马与若干匹纯种白马杂交,生出了15匹栗色马和15匹白马,据此可知何种性状为显性性状(   )
A.栗色                       B.白色
C.栗色或者白色                   D.无法确定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表明生物膜之间只能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进行信息交流
B.凋亡中的细胞与正常生理状态下的细胞相比,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C.②过程中调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的被动死亡过程
D.用凋亡蛋白饲喂患癌动物,可判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下列关于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C.环境相同,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也一定相同
D.环境相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表现型一定不同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作为亲本,逐代自交3次,F3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
A.7/8        B.1/8       C.7/16      D.9/16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通常胃液的pH约为1.4,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1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研究人员尝试打开皮肤细胞中与大脑细胞功能相关的基因并关闭无关基因,以诱导皮肤细胞转变成脑细胞。该过程模拟了下列生命活动中的(   )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化     D.细胞变形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已知传统药物(A、B、C)可促使癌细胞凋亡。现发现一种新药M可提高传统药物的作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结果如图。由图中实验结果分析,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药物M对不同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相同
B.不同类型的传统药物对同种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不同
C.改变M的用量可提高传统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D.药物M对肺癌细胞和肝癌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不同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生理过程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完成的
B.CO2可直接被[H]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C.低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暗反应速率变慢
D.若光照强度变弱,则短时间内C5含量会减少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①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肝脏里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图②表示该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①所示分裂时期处于图②中的DE段
B.图①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数相同
C.图②中的CD段与DNA分子复制有关
D.图②中E→F的变化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要确定一株高茎豌豆甲的遗传因子组成,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   )
A.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有矮茎个体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B.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高茎,则甲为纯合子
C.让甲豌豆进行自花传粉,子代中若有矮茎个体的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D.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若高茎与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总是相适应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所以细胞越小越好
B.叶绿体内有众多的基粒,增大了色素的附着面积,也极大地扩展了受光面积
C.飞翔鸟类胸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比不飞翔鸟类的多,有利于能量供应
D.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到染色体的形态变化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②呼吸作用产物中有酒精的一定是无氧呼吸③植物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 ④人体内细胞呼吸没有CO2产生一定是无氧呼吸⑤高度分化的细胞一定失去全能性⑥真核细胞一定都能进行有丝分裂A.有一项正确     B.有两项正确     C.有三项正确     D.全都不对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产生了ATP
B.甲、乙、丙三种物质共有的元素为C、H、O、N
C.酶1、酶2、酶3催化的反应均伴有大量的能量释放
D.RNA的初步水解产物含有乙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一定不同
B.在高温环境中酶失活的主要原因是肽键断裂
C.ATP水解酶的合成和发挥作用都伴随ADP的生成
D.Fe3+和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的作用原理不同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并且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那么亲本的基因型是(   )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二倍体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为小花瓣,aa为无花瓣。花瓣颜色(红色和黄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R对r为完全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测交,则子代表现型有3种
B.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3种表现型
C.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
D.若基因型为AaRr与Aarr的亲本杂交,则子代是红色花瓣的植株占3/8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的JamesP.Allison以及日本的TasuKuHonjo,以表彰他们在肿瘤免疫疗法中的卓越贡献,两名科学家的研究“松开”了人体的抗癌“刹车”,让免疫系统能全力对抗癌细胞,让癌症的治愈成为可能。下列叙述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形态、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B.人体内的癌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会发生DNA复制
C.癌变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容易在体内扩散转移
D.环境存在的致癌因子会诱导原癌基因突变为抑癌基因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但细胞周期长短相同
B.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相同,且分裂间期均比分裂期长
C.在分裂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有丝分裂产生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相同
D.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分裂间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分裂期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B.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C.观察时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D.统计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可计算细胞周期长短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植物的花色受两对基因控制(A/a、B/b),已知显性基因越多,花色越深,现有两种纯色的中红花亲本植株杂交,产生F1全为中红花,F1自交得到F2,其花色植株数量比为深红:红:中红:浅红:白=1:4:6:4: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B.两种纯色中红花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C.若F1测交,后代表现型有4种
D.F2深红色个体AABB与基因型为aaBB个体杂交获得的个体表现为红色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为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细胞在分裂前期,一对①分开,其间有星射线相连
B.乙细胞在分裂前期时,无①出现,但两极有纺锤丝相连
C.甲细胞在分裂末期时,③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
D.乙细胞在分裂末期时,⑤聚集发展成新的细胞膜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玉米子粒黄色对白色为显性,现用白色玉米为母本,去雄后授以黄色玉米花粉,若母本植株所结子粒中出现白色子粒,下列哪项是可能的原因( )
A.父本是杂合子               B.卵细胞未受精
C.父本的花粉中无配子            D.以上叙述均不正确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对下列相关数学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b段与图4中的ab段所对应的时期完全相同
B.图2中虚线所示温度为该酶发挥作用及保存的最佳温度
C.图3中所示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在e点时达到最大
D.图4中伴随cd段的形成,细胞中的DNA数量也发生了减半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细胞中与水分子代谢有关的生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结构甲产生的
中的氢来自于葡萄糖和水
C.结构乙中
分解的部位是类囊体薄膜
D.结构丁上合成多肽链时生成的水分子数等于氨基酸数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较难
为了探究某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步骤甲:取12支试管,分为6组,每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1mL该淀粉酶溶液和2mL5%淀粉溶液;步骤乙:将每组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摇匀;步骤丙:将6组试管分别在0℃、20℃、40℃、60℃、80℃、100℃的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步骤丁:将装有混合溶液的6支试管(分别编号A、B、C、D、E、F)分别放回原温度的水浴锅中保温,每隔1分钟从各支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1滴碘液显色。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原理: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还原糖;淀粉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用碘液可检测淀粉,根据来判断淀粉酶的活性。
2.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用“甲乙丙丁”及“箭头”表示)。
3.
纠正实验步骤后进行操作。一段时间后,当
D
组试管中的反应物与碘液混合开始呈棕黄色时,各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