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20)第三章 综合训练

[复制链接]

培养时间(h)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细胞数量(×1000个/mL)
0.2
0.4
2
5
10
12
12
12
1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40h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B.0-80h,种群数量变化呈“S”型增长
C.40-50h,种内竞争加剧是导致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的原因
D.该体系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约为1.2×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关系
C.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更小
D.b点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原因是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且食物增加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如图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以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的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
(  
)
A.群落有一定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群落有一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C.群落具有对其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群落的种群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为植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表现出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某种农作物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应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从裸露的岩石上长出森林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演替过程。发生在裸露岩石上的群落演替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地衣、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B.地衣、苔藓阶段—灌木阶段—草本阶段—森林阶段
C.草本阶段—地衣、苔藓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D.地衣、苔藓阶段—草本阶段—森林阶段—灌木阶段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B.人类活动不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D.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达到的最终相对稳定状态,主要取决于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以下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A.火灾过后的草原上的演替
B.过量砍伐的森林上的演替
C.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
D.裸露岩石上的演替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为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1.A曲线呈“J”型,表示种群在等条件中的增长。
2.B曲线呈“S”型的原因是自然界的是有限的,阴影部分表示。
3.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型增长,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趋势(填上升或下降),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
4.根据种群变动的曲线,解释为什么投药灭鼠在短期内能控制鼠害,但很快又会鼠灾泛滥的原因。对此,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鼠害的原则是。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②为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C.④为年龄结构,可以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
D.③为种群数量,其增长方式在自然界中一般呈“J”型增长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
A.—定地区单位面积内的杂草数量
B.—个池塘单位体积内的鲢鱼数量
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的乔木数量
D.—条河流中单位体积内的鱼数量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调查”和“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研究,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不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B.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C.通常采用样方法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鱼类的种群密度
D.采集到的土壤小动物可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为某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D.
K
值会因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某海域鲅鱼的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
a
点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点为衰退型
B.
a
点和
c
点种群增长速率相同,所以种内斗争程度相同
C.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该海域鲅鱼种群的值为2
b
D.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易于被捕食,则估计值偏低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表为一个10mL密闭培养体系中酵母菌细胞数量变化结果: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