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面是对某种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其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①确定调查对象②选取样方③计数④计算种群密度⑤挖出所有个体 A.①②③④ B.①⑤②③④ C.②⑤③④ D.①③②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68只鼠,标志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志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标志重捕法 B.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60只,必须积极防治 C.鼠害严重会影响畜牧业发展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丁为年龄组成,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发展趋势 C.调查作物植株上某种昆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D.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 A.玉米田中每平方米土地上分布1棵野稗 B.每毫升培养液中有9个大肠杆菌 C.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上全部鱼的数量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一棵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研究人员对某林区猕猴种群数量和性别比例进行调査,结果如图所示(注:4~12岁为猕猴的生育年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B.调查时猕猴种群数量已经达到环境容纳量 C.7~9岁个体中,雄性与雌性的数量比值最小,与雄性争夺王位和配偶死亡率较高有关 D.各年龄组个体数量不变,若性别比例变为1:1,则猕猴的出生率将升高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白头鹎(鸟纲鹎科动物)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 )
年份 第2年 第4年 第6年 第8年 第10年 第12年 第14年 增长速率 0.66 1.52 2.83 3.69 2.91 1.20 0.03
A.这14年中,白头鹎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C.该校园中,白头鹎的K值约为第8年时其种群数量的两倍 D.常采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计算出增长速率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难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生物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总趋势是物种丰富度增加和系统的稳定性提高②群落演替中草本植物逐渐取代地衣,灌木逐渐取代草本植物,主要原因都是对阳光竞争的结果③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所以只要气候适宜,不论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均可形成树林,只是时间有长有短④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激烈⑤因为地衣可以分泌有机酸,加速了岩石风化成土壤的过程,所以是裸岩上首先定居的生物⑥通过群落演替,森林里不再有地衣、苔藓等生物⑦人类活动不仅没有改变自然演替的方向,反而加快了自然演替的速度A.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⑤⑦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群落的特征是组成群落的各个种群所不具有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优势种是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B.竞争的结果表现为一方优势,一方劣势甚至被淘汰 C.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群落对环境资源的利用 D.群落内的生物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甲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图乙表示某区域不同年份甲树种与乙树种存有量的比值( C 值 = 甲存有量 / 乙存有量)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若种群每年以λ倍按图甲曲线X的方式增长,A为种群起始数量,则t年后该种群数量Nt可表示为。图甲中阴影部分可以表示由于受到(写出两点)等条件的限制而死亡的个体。2.若图甲中的曲线Y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要想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鱼的数量需保持在曲线中的点左右,原因是。C点后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关系是。 3.从图乙分析,从a年到e年,逐渐成为优势树种,群落的这种变化叫做。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种群是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它具有相关的特征。 1.请完成下图。![]()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种群密度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调查种群密度时 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以下是不同小组所做的调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第一小组在对某池塘内鲫鱼数量进行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条,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获160条,其中带标记的鲫鱼有10条,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条,此方法为,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2. 第二小组对某地区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单位 : 株 ·m
-2
)连续进行 年的调查 所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其中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豚草 0.3 0.6 1.1 1.5 2.3 狗尾草 10.0 9.2 8.0 6.8 5.5 曼陀罗 3.0 2.1 1.1 0.3 0.1 灰绿藜 3.2 2.8 1.7 1.3 0.6
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取样的关键除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 还应注意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 豚草与灰绿藜的关系最可能是 3.第三小组的成员发现该地区群落中的植物和动物的分布都具有垂直结构,引起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等,引起动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栖息空间和等。4.第四小组的成员发现由于合理保护,该地区中的物种组成不断增多,群落结构越来越,这种演替的类型是。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是 “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 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装置是,B装置是。2.图中A装置主要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的习性进行采集。3.许多土壤小动物不适于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的原因是。4.先要用B装置采集大量跳虫用于实验培养,则B装置内最好装入的是(选“干燥的棉花”、“湿润的棉花”、“清水或酒精”,下同);如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则B装置内最好装入的是。5.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