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复制链接]

a
b
c
d

淀粉溶液
ml
蔗糖溶液
ml
唾液淀粉酶溶液
ml
唾液淀粉酶溶液
ml

37
℃中水浴
10min


c
倒入
a,

d
倒入
b

37
℃中水浴
10min



现配的斐林试剂
2ml

37
℃水浴

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1.该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唾液淀粉酶溶液的用量属于变量。2.步骤④中的水浴的目的是。步骤⑤中的斐林试剂(填“能/不能”)用碘液替换,原因是。3.实验步骤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序号)并改正:。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进行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乙表示的能量是,丙表示的物质是。2.植物通过b过程合成ATP所需的能量,除了来自a过程外,也可以来自(填生理过程)。c过程总是与细胞内的反应联系,从而完成各种生命活动。3.若该生物是酵母菌,当无O2时,C6H12O6氧化分解的场所是。若提供18O标记的O2,则一段时间后,呼吸产物中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物质是。4.当人在剧烈运动时,其体内C6H12O6通过a过程氧化分解的产物有。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某生物实验小组将某种绿色植物放在特定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
(
其余的实验条件
适宜
)
,实验以
CO

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温度
(

)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
CO

(mg/h)
      
1.00
      
1.75
      
2.50
      
3.15
      
3.75
      
3.53
      
3.00
      
黑暗

释放
CO

(mg/h)
      
0.50
      
0.72
      
1.25
      
1.7
      
2.25
      
3.00
      
3.50
      

1.在光照条件下10℃时,该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2.若昼夜不停地进行光照,则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若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5℃的条件下,该植物(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3.
实验小组在提取与分离该植物的色素过程中,偶然发现其缺失
胡萝卜素
色素带。

缺失该条色素带的植株主要对
光的吸收能力减弱。

为了研究缺失该色素带的植株
(

)
和正常的植株
(

)
光合作用速率的差异,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测定了两植株的
CO

吸收速率,结果如表。

光照强度
(
klx
)

10
15
20
25
30
吸收
速率
(
)

-3.6
0.72
2.4
3.0
4.8
7.8
8.0

-4.6
-1
2.4
3.6
5.8
8.8
9.9

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当光照强度为
klx
时,植株甲的光合作用速率
(


大于
”“
小于



等于
”)
植株乙;当光照强度为
25klx
时,植株

积累的葡萄糖的量约为
mg·m

-

·h

-


※题型:读图填空题※知识点:读图填空题※试题难度:中等
图甲是一个细胞周期示意图
其中
a

b

c

d

e
代表不同时期
图乙表示细胞分裂的某一个时期
图丁表示细胞核内
DNA
含量变化。
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
1.染色体与核DNA的比值为1:2的时期是(用图甲字母回答),纺锤体形成的时期是(用图甲字母回答)。2.根据图乙可判断,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条,DNA分子个。3.图丁中的N的数值是,染色单体在段形成,段与图乙对应。4.图乙细胞是(填“植物”或“动物”)细胞,判断的理由是。5.请在图丙中画出该生物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曲线。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关酶的发现,叙述正确的是(  )
A.斯帕兰扎尼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发现了物理性消化
B.毕希纳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脲酶
C.萨姆纳认为酶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D.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酶的基本单位为核糖核苷酸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酶本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酶都含有P元素
B.酶的合成都离不开核糖体
C.酶的合成有水的生成
D.酶被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在起催化作用的同时,自身也被消耗
B.凡是活细胞都含有酶
C.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降低活化能的作用
D.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有酶催化和无酶催化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Ⅱ曲线表示无酶催化的反应过程
B.曲线Ⅰ表示的反应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比Ⅱ短
C.(a﹣b)的值表示酶催化时降低的活化能
D.(a﹣d)的值表示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探究酶特性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底物与酶混合后再调节温度
B.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宜选用淀粉和淀粉酶进行实验
C.若用H2O2和过氧化氢酶来探究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
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不能用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用曲线A上的b点所对应的温度来保存酶
C.曲线B和曲线C所描述的两种酶不可能存在于同一生物体内
D.曲线B、C说明不同的酶具有不同的最适pH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是在最适温度下,一定量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如果温度上升5℃,B点向上方移动
C.B点时,限制麦芽糖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
D.BC段的催化速率只受酶活性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图中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丁由腺嘌呤和脱氧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C.丙中含有磷酸键,是组成HIV遗传物质的单体之一
D.黑暗条件下,植物细胞中只有线粒体可以发生乙→甲过程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为ATP和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绿色植物细胞a过程不止在细胞器中进行,b过程只在细胞器中进行
C.①过程通常和细胞内的吸能反应相联系
D.②过程是ATP中两个的高能磷酸键断裂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有关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中自变量为有无光照
B.恩格尔曼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O2,且由叶绿体释放出来
C.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于H2O
D.卡尔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探明了:14CO214C514C3→(14CH2O)的途径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下列关于叶绿体和色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B.叶绿体的内膜极大地扩大了受光面积
C.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含有镁元素
D.蓝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酶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下列理由不成立的是(  )
A.酶具有高效性,使细胞代谢能高效快速地进行
B.酶具有专一性,使细胞代谢有条不紊地进行
C.酶是细胞产生的大分子,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D.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与细胞代谢的条件一致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某同学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为了确定无水乙醇、CaCO3和SiO2的作用,进行了4组实验来验证,4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第④组是进行了正确操作的对照组。下列针对实验结果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3而得到的实验结果
B.②可能是由于用水取代了无水乙醇而得到的实验结果
C.③可能是由于未加SiO2而得到的实验结果
D.绿叶中的色素都能够溶解在层析液中,色素带宽度与其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相关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如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含量的多少是(甲+乙)<(丙+丁)
C.四条色素带的顺序随着不同叶片的颜色深浅而不同
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蓝紫光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温度对某绿色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下列关于此图的分析正确是(  )B.植物有机物积制造量最大时对应的最低温度是10℃
C.图中光合作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最大量为60
D.H、J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相等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为某植物光合作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若突然中断CO2的供应,则d、g含量增大
C.阶段①中c为NADH,作为还原剂参与阶段②中f的还原
D.无光条件有利于②的进行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30℃,下图所示曲线表示该植物在3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调节到25℃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从理论上讲,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分别是(  )C.c点不移,m点上移           D.c点右移,m点上移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两棵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同种植物,分别置于透明的玻璃罩内,如图甲、乙所示;在相同自然条件下,测得一昼夜中植物氧气释放速率分别如图丙、丁曲线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一昼夜中,装置乙中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比甲多
C.e点时,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基本停止
D.装置甲的植物叶绿体中,在14点时C5含量比10点时高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图,则下列推论中正确的是(  )B.光照强度为1klx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多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C.光照强度由5klx增强到7klx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合成速率减小
D.光照强度为10klx时,光合色素含量可能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是某阳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以CO2的吸收或放出量表示)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反映a点时该植物生理过程及量变关系的示意图是(   )
B.
C.
D.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植物细胞代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过程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②产生的能量可用于矿质离子的吸收过程
C.过程③产生的C6H12O6中的氧只来自CO2,过程⑧可在根尖细胞中发生
D.就整个植株来说,若过程②O2的释放量小于过程⑨O2的吸收量,则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将减少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有氧呼吸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①C6H12O6→丙酮酸+[H]②丙酮酸+H2O→CO2+[H]③[H]+O2→H2O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第③阶段反应极易进行,同样需酶的催化
B.第②阶段有少量ATP生成,第③阶段形成大量的ATP
C.第①阶段有少量ATP生成,而无氧呼吸的第①阶段无ATP生成
D.第①②阶段的中间产物能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面对人体线粒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人体产生CO2的唯一场所
B.线粒体只产生水不消耗水
C.线粒体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全部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
D.线粒体是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细胞离不开线粒体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细胞呼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ATP
B.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氧原子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H2O
C.水稻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D.葡萄糖是细胞呼吸最常利用的能源物质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有氧呼吸中水参与反应的阶段、有水生成的阶段、氧气利用的阶段、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分别是(  )
①第一阶段②第二阶段③第三阶段A.①②③③     B.②①③②     C.②③③②     D.③②②③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如图所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存在于(  )B.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是(  )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有一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据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  )B.当氧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有所不同
C.当氧浓度为c时,有2/5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D.a、b、c、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呼吸不是每个阶段都能产生[H]和ATP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分辨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为(  )
A.分裂前期     B.分裂中期     C.分裂后期     D.分裂末期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
A.在细胞分裂间期,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功能增强
B.在细胞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在细胞分裂后期,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两极
D.在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为细胞壁的形成合成多糖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有一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可能是(  )C.取材时间不合适             D.解离时间不合适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可表示为如图所示的关系,此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C.细胞膜向内陷              D.DNA分子进行复制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用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象,清晰可见的细胞结构是(  )
A.染色体、纺缍体、细胞壁
B.染色体、赤道板、细胞壁
C.纺缍体、核仁、细胞壁
D.纺缍体、细胞壁、细胞膜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关于高等植物和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质的分裂方式完全相同
B.纺锤体的形成和消失方式相同
C.染色体和纺锤体的活动方式不同
D.分裂末期高尔基体的作用不同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为光学显微镜下某一高等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a是指纺锤丝,b是指着丝点
C.在光学显微镜下还一定可观察到叶绿体的出现
D.图示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12条染色单体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c段发生DNA分子的复制
B.cd段细胞内一定存在染色单体
C.de段表示着丝点的分裂
D.ef段核DNA含量是cd段的一半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关于无丝分裂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细胞分裂过程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属于无丝分裂
B.无丝分裂过程包括染色体消失、核缢裂、细胞缢裂
C.老鼠红细胞分裂方式属于无丝分裂
D.无丝分裂过程较有丝分裂过程更简单、快速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如图为细胞周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图中乙→甲→乙的过程是一个细胞周期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大多数停留在乙→甲时期
D.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乙→甲时期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如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B.B过程的主要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避免过度解离
C.A过程所用的解离液是以质量分数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配制而成的
D.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后,可在高倍镜下继续观察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表是某同学设计的有关酶的实验方案,
a
~
d
代表试管,

~

代表实验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