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人口增长过快 ②人口素质高 ③人口农村化 ④人口老龄化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指出:到21世纪中叶,我国总人口将不会超过16亿,顺利实现人口零增长,然后缓慢下降的目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B.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C.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我国人口增长符合“J”型曲线,K值为16亿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每年的7月11口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列有关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可以改造地球,人口可以不断增长 B.人口剧增会导致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 C.如果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人口密度一定不变 D.为了使人类与社会和谐发展,要控制人口成为负增长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如图是墨西哥和瑞士两国人口年龄结构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图可以帮助预测两国未来人口增长趋势 B.人口增长率:墨西哥>瑞士 C.根据该图不能判断两国人口的数量 D.如果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则墨西哥的人口数量将维持稳定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是( )。A.人均耕地减少 B.燃料需求减少 C.水资源短缺 D.环境恶化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容易 下列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的措施是( ) A.减少氟利昂的使用 B.增加化肥的使用 C.增加污染物的排放 D.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随着我国很多城市雾霾天气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处于十面“霾”伏的环境中,PM2.5也被更多人所关注,“低碳”成为热议的关键词,下列叙述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和高速公路建设,只使用化石燃料 B.大力提倡利用自然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 C.多开垦土地,多种庄稼,多产粮食,促进人口增长 D.多寻找新的石油资源,加大开采量,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各项中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水华 ⑤臭氧层空洞 ⑥水俣病 ⑦潮汐 ⑧白化病A.②④ B.⑦⑧ C.③⑥ D.④⑧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过早出现的漫天黄尘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专家就此提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成为今后沙尘暴的新动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②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土地沙化的大面积扩展的标志③要抑制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④植树、种草,加大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是防沙的最好途径⑤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A.①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退耕还林还草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C.森林调节气候的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D.生物多样性关系到生态平衡和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外来物种引进后若能在野外大量繁殖,以至影响当地原有物种的生存,就称为入侵种。下列有关入侵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能影响本地生物群落的生态平衡 B.可能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C.可能与生态系统中相同生态位的本地物种互相竞争,并排挤本地物种的生存 D.该物种由于生存环境改变,可能受强烈选择作用而迅速演化成新的物种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B.生物的适应性与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 C.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和迁地保护相比,就地保护是更为有效的措施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中等 丹顶鹤是世界珍稀濒危鸟类,科学家研究了苏北地区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及栖息地分布动态变化,获得如下数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2015年丹顶鹤的种群数量约为图中最大值的一半 B.2000年后,栖息地数量是影响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丹顶鹤最有效的措施 D.若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丹顶鹤的种群数量,标记物脱落会造成调查结果偏小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单选题※知识点:单选题※试题难度:较易 下列对可持续发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一种战略 B.可持续发展考虑了人类的长远发展 C.可持续发展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永恒主题 D.可持续发展是以人的发展为主线的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题型:实验题※知识点:实验题※试题难度:较难 食性研究 ( 确定动物的食性 ) 是进行种群科学管理的前提。研究者通过食性了解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之间、野生动物与家畜之间的关系 为 野生 动物的保护提供依据。 1.为保护蒙古野驴、鹅喉羚等大中型荒漠有蹄类动物及其栖息地所建立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中的。2.为研究保护区的植食动物滚古野驴、鹅喉羚与家马、家羊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分析了这些动物粪便中的残留物,并通过比对获知动物取食的植物种类。 ? 实脸方法如下:a采集被调查动物的类便。b.在动物的取食地,采用(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并采集植物样品。c.用光学显微镜砚察,将粪便中的植物碎片与采集的植物样品做水平的对比。记录观察结果并以(公式)进行计算,用于衡量动物取食的植物中某种植物被利用的颇率。3.将上述数据进一步处理后的结果如表1、2、3所示。 表1 春季 四种植 食动物 的事物资源利用比例( % )
| 植物 资源 蒙古 野驴 鹅喉羚 家马 家 羊 针茅 48.32 33.52 50.09 40.16 驼绒黎 11.15 21.8 17.87 23.4 梭梭 7.09 6.21 6.30 11.96 蒿 18.26 16.73 12.08 16.11 角果黎 T 0.78 T T 多根葱 1.01 1.94 1.57 0.92 其它 14.17 19.02 12.09 7.81
表2秋季 四种植 食 动物的 食物 资源利用比例( % )
植物 资源 蒙古 野驴 鹅喉羚 家马 家 羊 针茅 47.52 35.44 44.47 41.62 驼绒黎 23.55 5.60 17.84 20.46 梭梭 7.48 27.82 8.41 10.37 蒿 13.62 19.93 17.93 19.57 角果黎 0.52 0.28 0.77 0.89 多根葱 0.41 0.56 0.10 0.59 盐 生草 0.23 T 0.90 0.30 沙拐枣 0.06 T 0.21 T 其它 6.61 10.37 9.37 6.20
表 冬 季 四种植 食 动物的 食物 资源利用比例( % )
植物 资源 蒙古 野驴 鹅喉羚 家马 家 羊 针茅 53.03 33.2 43.53 45.09 驼绒黎 21.10 12.12 37.15 19.98 梭梭 6.74 13.01 5.38 11.85 蒿 16.59 17.75 10.13 18.73 角果黎 T 0.30 T T 多根葱 T T T T 盐 生草 T 0.59 0.32 T 沙拐枣 0.28 0.30 0.63 0.31 其它 2.26 22.73 2.86 4.04
①从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春秋冬季,被调查的四种动物所采食的主要职务类似,尤其对 最为依赖。秋季, 对含水和盐分相对丰富的梭梭采食率明显提高,这对其即将进入发情期有益。 ②根据上述分析,四种动物在食物资源上存在 关系。蒙古野驴、鹅喉羚在自然保护区内是有迁移习性的植食动物,它们可以通过改变活动区域 (加强/减弱)这种关系的强度;若冬季雪深达到一定程度,会限制蒙古野驴、鹅喉羚的迁移,使得两种动物的种群密度 ③上述方法导致实验结果存在误差的原因有 (至少写出两种)。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可以采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粪便中的某些成分进行精准分析。以判定动物的食性。 ④综合上述分析并结合生态系统的功能,群落结构的相关知识,在此保护区内保护蒙古野驴、鹅喉羚有蹄类植食动物的方法及依据是
您是尊贵的VIP会员,免费查看答案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