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准备: 1.视频2.彩绳1根、正方形、圆形"饼干"若干。 活动目标: 1.学习将圆分成相等的两份 。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发展观察和比较能力。 3.萌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今天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请你们在看故事的同时,想想两个问题: (1).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看完故事,师: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两只笨熊在分面包。 师:后来呢? 幼:被狐狸吃了很多。 师:总结:哦,他们没有分成大小一样的面包。 2.师:老师这里有一根非常漂亮的彩绳,谁能来帮老师把这一根长绳分成长短一样的2段呢? 幼:就从中间剪。 师:好,那你来操作一下。 幼指着绳子:就是这里。 师:你用手比划,老师来剪。 幼:随便指个地方比划剪。 师:把绳子折起来问:这样是一样长吗? 幼:不是。 师:那怎么样剪才能剪成一样长短的绳子呢? 幼儿再次尝试。 师:你是怎么把它分成相同的2段的呢? 幼儿说完教师总结:两端相对,从中间对折就可以把一根彩绳分成2根长短一样的彩绳。 二、操作过程圆形:今天大黑和小黑熊没有吃到蛋糕,老师这里有1个圆形饼干,想把它分给大黑和小黑,但是该怎么分才能把一个圆形饼干分成大小一样,形状相同的两半? 幼儿进行操作。 师:这两半大小一样,形状相同吗? 幼:是的。 师:你是怎么观察他们是大小一样,形状相等的? 幼儿说完教师总结:从中间对折,分开的两个形状能完全重合。 师:引出2等分的概念:二等分就是把一个物体分成大小相同,形状一样的2个部分。 三、活动延伸: 幼儿探索将不同的图形进行2等分,进一步感知2等分的含义。 正方形:对折可以得到2个长方形(请幼儿演示)教师请幼儿继续探索还有什么办法?(有一块正方形的饼干,但是两个熊宝宝都喜欢吃三角形的饼干,怎么办?) 四、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经验分享、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