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2、能够用动作表现蚱蜢等动物的动作。 活动重点: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活动难点: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课件《小蚱蜢学跳高》。 活动过程: 1、引入 (1)播放课件【视频小蚱蜢】,请幼儿说说画面上是谁?有什么本领?你见过吗? (2)教师:这是小蚱蜢,它们跳得很高,今天也有只小蚱蜢要跳高,跳去哪里呢? 2、理解儿歌 (1).播放课件【儿歌欣赏】,请幼儿完整欣赏儿歌。 教师:儿歌里的小蚱蜢在干什么? 教师:小蚱蜢是怎样跳上狗尾草的呢?可请幼儿用动作模仿。 教师:当小蚱蜢跳上狗尾草得意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小蚱蜢会高兴吗?为什么会摔下来呢?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同时初步了解不能骄傲自满。 3、朗诵儿歌。 (1)再次播放课件【儿歌欣赏】,请幼儿欣赏。 (2)播放课件【朗诵儿歌】,请幼儿看着画面学念儿歌。 (3)播放课件【朗诵儿歌】中的"小蚱蜢学跳高",请幼儿跟着画面一起念儿歌数遍。 4、认识小蚱蜢。 (1)播放课件【蚱蜢的照片】,请幼儿仔细观察蚱蜢的样子。 (2)播放课件【蚱蜢在哪里】,请幼儿找找蚱蜢。 (3)播放课件【跳跃的小蚱蜢】,了解蚱蜢的弹跳力。 (4)活动结束。 幼儿一起到教室外,学小蚱蜢蹦跳。 活动延伸: 播放课件【秋天的虫虫】,教师可请幼儿说说秋天还有哪些昆虫?它们长的什么样?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了解更多秋天的虫虫。 附录: 儿歌:小蚱蜢学跳高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弹,脚一跷,哪个有我跳得高! 草一摇,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