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一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初步尝试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2.尝试替换歌曲中的部分歌词,并想象自己是不同动物形象时的动作,并模仿动物的叫声。 3.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动物图片若干。 【重点难点】尝试替换歌曲中的部分歌词,并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活动过程】 一、打招呼 1.用《小幼儿鸡小鸡在哪里》的音乐和幼儿互相问好。 二、学唱歌曲 1.玩捉迷藏的游戏。师出示母鸡图片:母鸡可着急了,(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这边找,那边找,你们知道它在找什么吗?母鸡编找边喊“小鸡小鸡在哪里”,我们帮母鸡一起来找,好吗? 2.幼儿模仿母鸡边喊边找。师出示小鸡:叽叽叽叽在这里。小鸡找到了。 3.幼儿扮小鸡,老师扮母鸡,一起说歌词。 4.交换角色。 5.在琴声伴奏下,教师演唱歌曲,幼儿跟唱。 6.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一起演唱。 7.尝试用对唱的形式演唱。师先扮演母鸡,幼儿扮演小鸡,边唱边模仿小鸡的动作。(注意前后衔接) 8.交换角色。 9.用不同的方式练习对唱。分小组、男女组对唱。 三、创编歌词。 1.师出示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启发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并填入歌曲中,唱出来。 2.创编各种小动物的动作,边做边唱。 3.请一幼儿看图片来问,其余幼儿回答。用对唱的方式演唱。 【活动应变与反思】 在学唱歌曲前,我先用歌曲的音乐和幼儿来互相打招呼,这样就让幼儿对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在熟悉音乐后,我创设了几个小情境,将歌词填入歌曲中,让幼儿觉得在玩中学会了歌曲。因为一开始在打招呼时,就用了对唱的形式,所以演唱时,也就难不到大家了。在最后,我还请了个别幼儿来扮演动物妈妈问,其余幼儿回答,这样的方式幼儿很喜欢,积极性很高,大家还创编出了图片以外的其他小动物的叫声呢。 教案二 【设计意图】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孩子们特别喜欢。而小班幼儿的思维活动带有具体形象性,喜欢模仿。《小鸡小鸡在哪里》是一首深受幼儿喜爱的歌曲。歌词中小鸡和母鸡妈妈的对话能激起幼儿情感的共鸣,好像在和自己的妈妈对话一样。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我扮演母鸡,请幼儿以小鸡的身份做游戏。幼儿在欢快而又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唱游戏活动,感受歌曲的对答情趣与亲情,在游戏的情景中快乐的学唱歌曲。 2、激发幼儿想象力,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磁带以及老狼的音乐磁带。 2、小鸡胸饰,母鸡头饰。 3、与幼儿一起创设游戏情景“花园” 【活动过程】 一、对唱游戏 1、教师和幼儿边唱边跳进活动室,花园里的花好漂亮啊请小朋友在花园的篱笆旁坐下。 师:“今天天气真好,鸡妈妈带鸡宝宝到花园里去玩,好吗?” 2、(1)学对歌词。 师:“小鸡,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师:“小鸡小鸡在哪里?” 幼:“叽叽叽叽,在这里。” 师:“小鸡小鸡在哪里?” 幼:“叽叽叽叽,在这里。” (2)学唱新歌。 师:“鸡妈妈用好听的声音来问,你们会用好听的声音来回答吗?” 弹琴一起学唱。 二、游戏《小鸡与大灰狼》 1、讲故事:有一只大灰狼,躲在草丛里,每次小鸡出来玩的时候,他就来抓小鸡,小鸡可聪明了,(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他们变成了一朵朵小花,大灰狼就找不到了。大灰狼可真傻呀!等大灰狼走了,鸡妈妈来找她的宝宝,她轻轻地唱:“小鸡小鸡在哪里?”,小鸡就又回到妈妈身边唱歌了。 2、幼儿游戏,听到大灰狼音乐,马上变成“小花”不动,等到鸡妈妈来唱:“小鸡小鸡在哪里?”小鸡们一起站起来回答妈妈:“叽叽叽叽,在这里。” 3、幼儿游戏2—3遍。 三、结束活动 1、师:“天黑了,小鸡要回家了。” 2、听音乐《晚安曲》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