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了解歌曲内容,领会歌曲描绘的意境,体验山东民歌欢快、诙谐的风格特点。 2.通过声音造型《荷塘欢歌》培养幼儿即兴创作的能力及合作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唱好歌曲中的倚音,积极主动的表现歌曲。 难点:模仿花蛤蟆的声音造型。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CD、打击乐(双响筒、木鱼、蛙鸣筒、舞板)等。 活动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幼儿听曲进入教室,师幼打招呼问好。 2.快乐节奏三分钟,引导学生用青蛙的叫声来模仿各种节奏。 二、声音造型游戏:荷塘欢歌 出示课件“荷花图”:这么美的荷花池,到夏天的时候会有很多青蛙蛤蟆来与荷花做伴并唱歌,下面我们用青蛙的叫声来营造“荷塘欢歌”的景象。请小朋友想好一个蛤蟆叫的节奏,师随意点名模仿,看谁的节奏创作得最好。 请一位幼儿到前面来像老师一样指挥,师和小朋友坐在一起模仿。 三、学习歌曲《花蛤蟆》 1.老师这里有首歌也是表现夏夜荷塘欢腾的景象的,请听。(音乐CD) (1)请你根据歌词唱的内容描述花蛤蟆有趣的样子。 (2)边听歌曲边请几名幼儿把歌词描绘的花蛤蟆画到黑板上。 (3)朗读歌词后一起欣赏与分享幼儿的作品画。 2.这首歌有几处花蛤蟆的叫声?请找出来。这些模仿蛤蟆的叫声都用了哪种装饰音?(倚音、下滑音) 跟老师钢琴弹奏学唱这四个乐句。 3.再听歌曲,找出你已经听会的乐句教大家唱一唱。 4.师幼共同探讨与交流:你还有哪几句不会唱,请大家来帮帮你。 跟钢琴弹奏唱不熟悉的乐句。 5.歌唱前加入花蛤蟆叫声投入演唱歌曲。 四、自由分组表演歌曲《花蛤蟆》 引导幼儿创编动作,重点模仿蛤蟆的蹦跳、伸腿、瞪眼等动作。 ( 1)出示乐器蛙鸣筒,请幼儿聆听蛙鸣筒的声音,说一说像什么动物的叫声?学一学如何来演奏蛙鸣筒。 (2)一组幼儿跟随歌曲表演,一组幼儿用蛙鸣筒在蛤蟆叫声处进行伴奏。 五、小朋友一起模仿花蛤蟆去郊游,随音乐结束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