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丝瓜在孩子们的生活周围并不陌生,它们漂亮的颜色、细细长长的形状特点经常会吸引孩子们的眼球。《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而幼儿的艺术创作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节美术活动中,我引导孩子们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感受丝瓜的细长特点,从而进行“丝瓜画”的制作。 活动目标 (一)观察、欣赏,感受丝瓜的细长特点。 (二)尝试撕纸黏贴,创作“丝瓜图”。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受丝瓜细长特点,能进行撕纸黏贴。 难点:合理布局,用皱纸黏贴作丝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幼儿操作材料、绿色皱纸。 经验准备:对丝瓜有一定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丝瓜(通过观察和认识丝瓜。说说丝瓜的颜色、形状和悬挂的样子。) 1.引导幼儿回忆:你见过的丝瓜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丝瓜实物或图片。观察和认识丝瓜。说说丝瓜的颜色、形状和悬挂的样子。 (二)欣赏水墨作品(通过欣赏水墨画,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作品的形状、悬挂状态、疏密等。) 1.这是水墨画,也叫中国画,用墨汁和毛笔画出来的。 2.你觉得这幅画有什么特点?从形状、悬挂状态、疏密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 (三)学习“丝瓜画”制作(自己动手来做“丝瓜画”。提醒幼儿黏贴皱纸时,不宜将皱纸绷得过紧。) 翻开幼儿活动材料,在虚线框内涂抹胶水,然后撕一段绿色皱纸,稍加折叠,皱皱的黏贴在虚线框内。用一小段黄色皱纸黏贴在丝瓜下面,做丝瓜。 (四)创作“丝瓜画”( 创作“丝瓜画”,表现丝瓜的细长特征。) 1.幼儿自主创作,教师提醒幼儿表现丝瓜的细长特征。 2.相互欣赏,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