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学幼儿网整理了关于幼儿园大班集体舞活动:朋友舞,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活动背景 经过一年的集体舞教学研究,孩子们积累了一定的舞蹈经验,能较好地演绎单圈、双圈集体舞、队列舞等有固定队形的舞蹈。但对于更为自由、开放的广场舞却从未接触过。在平时的音乐活动中我还发现,孩子们不太会合理利用已有空间,经常挤在一起活动。基于以上原因,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学跳散点结伴舞,感受俄罗斯民间舞蹈轻快、幽默的风格。 2.能在固定空间中自由穿行、舞蹈,不与同伴碰撞。 3.在手腕花的帮助下与同伴合作舞蹈,体验集体舞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快速地找到舞伴,并两两合作舞蹈。 活动难点 会合理利用空间,并在音乐结束前找到朋友。 活动准备 1.音乐《萨沙》; 2.幼儿每人右手上戴一个手腕花。 活动过程 学习表现朋友见面时的惊讶动作 1.直接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跳一个好玩的朋友舞。 2.表现惊讶的动作。 师:当你某天出门散步的时候,突然碰到了一个很久没有见面的好朋友,你会怎样 师总结幼儿的回答,并示范指着对方说:是你是你就是你! (动作:单手叉腰,右手伸出食指,身体后仰,指着对方说:是你,是你,就是你。) 3.师幼互动,练习碰面后的惊讶动作。 引导:很惊讶地说话时,身体会怎样(身体向后仰,表情很惊喜) 提示:用戴手腕花的手指着朋友说。 4.幼儿互动,两两练习。 (评:活动开始,老师利用语言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境,通过师幼、幼幼互动,让孩子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情境中,自然、愉快地学习表现惊讶的动作。语言节奏的加入,更使幼儿兴趣浓厚,表现到位。) 学习听辨音乐找朋友 1.欣赏第一段音乐(找朋友的音乐),师用动作带领幼儿听辨乐句。 音乐有几句你能听出来吗一起听着音乐用动作告诉大家。(再次听辨音乐) (评:听辨乐句是活动的难点,老师利用手指走路的动作,让幼儿清晰地感受到了四个乐句。幼儿通过模仿学习,在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了音乐,学会了听辨乐句,为下一环节的活动打下了基础。) 2.讲解找朋友的规则。 音乐响起,我们都在大街上散步,各处的风景都要去看看。等到音乐快结束的时候,找一个离你最近的朋友,面对面,互相指着对方说:是你!是你!就是你。 3.幼儿尝试跟着音乐散步、找朋友。 师鼓励幼儿散步时充分利用教室空间。 4.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在音乐快结束时找到朋友 5.幼儿再次尝试听音乐找朋友。 6.完整表现找朋友及找到朋友后的惊讶动作。 (评:散点结伴舞需要培养幼儿自如找空间的能力,老师利用散步这一情境,引导幼儿多观赏周围的风景,从而帮助幼儿明白:找朋友时不要扎堆,要善于寻找空地方。如何根据音乐迅速找到朋友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方法,而是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尝试,最终明白:第三句音乐结束后去找朋友最好。体现了尊重幼儿的教育观。) 学习两两合作动作 1.两位老师示范合作舞蹈动作。 问:我和朋友跳了哪些动作 2.和老师空手练习互拍动作,提示从戴手腕花的手开始。 3.幼儿两两结伴练习。 讨论:怎样快速地转换动作 4.听音乐练习。 (评: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学习能力显著提升,在早操锻炼中幼儿也有了两两舞蹈的经验,所以老师采用了模仿学习的策略,让幼儿学做动作,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满足了幼儿主动学习的需要。舞蹈过程中需要快速转换动作,这时幼儿碰到了困难,老师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鼓励每个幼儿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并给予支持与建议,使幼儿获得了自信与满足。) 完整舞蹈 活动评析 集体舞是全体幼儿共同参与的,强调在队形变化中进行人际交流的舞蹈形式。它的价值体现在让幼儿获得合作交流的快乐、感受表达的快乐、自我成长的快乐。该活动创设了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层层展开,自然累加,让幼儿充分感受了集体舞的独特魅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体现了快乐舞蹈的理念 活动情节设计简单,充满情趣,以找朋友为线索,表现了碰到朋友时的惊喜场面及一起舞蹈的快乐场景。在老师略带夸张的肢体动作及语言情境的带领下,幼儿的舞蹈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很自然地表现出了惊喜、快乐等情绪。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参与过程中,体验了集体舞所特有的合作、平等、积极、自然的情绪交流,充分享受了舞蹈的快乐。 2.关注个体,指导有效 活动中师幼互动频繁、有效,老师关注了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使孩子们在活动中都得到了愉悦和满足。当个别幼儿动作学习有困难时,老师能及时给予帮助,帮其化解难点;当动作转换频率较快、幼儿来不及反应时,老师能给他们充分的自主练习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找到好方法,掌握转换动作的要领;当一些幼儿表现出好的方法或有新的发现时,老师能及时捕捉,给予肯定,并在集体面前交流、分享,在此过程中,幼儿获得了自信与满足。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优学幼儿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