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学生年龄偏小认知能力较差,对于集合和分类没有概念。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集合的特性。 2.学习按事物的特性和属性进行分类。 3.训练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按事物的特性和属性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相同形状、不同颜色(红、黄、蓝3种的积木,每人一份。) 3盛放积木的小筐,每组3个。(小筐的颜色与积木的3种颜色相同。) 4不同姿态的小鸡、小狗、小兔子图片。 活动过程 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集合的特性。 教师出示筐里的积木给小朋友们(出示一筐红色的积木)。学生答完后教师小结:这些都是红色的,所有的红色积木都放在这里。 同样出示黄色、蓝色的积木,步骤同上。 2.学习按颜色进行分类。 (1)出示不同颜色的6块积木给小朋友, (2)把相同颜色的一堆一堆分开放好,并说出颜色的名称。 (3)分别把一堆一堆的积木分别放入相应颜色的小筐里。 3.学习按动物的种类进行分类。 (1)教师出示所有动物的图片,混合放置。 (2)要求学生按照小鸡、小狗、小兔子来进行分类。 4.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1)将同类的动物圈起来 (2)请帮蜜蜜找到好朋友。 5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会按照事物的特征和属性(动物的种类和积木的颜色)对物品进行分类。小朋友们都表现的很好希望以后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 1.材料投放的环境可以在室外的一定空间,利用区域活动时间充分进行操作,不必拘泥于教室,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 2.在学生进行积木分类是可以问一问他们分类的理由。 3分类游戏可以反复进行,来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加强。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优学幼儿网,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