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背景 我班是小班幼儿,许多孩子是独生子女。初入幼儿园,他们自我为中心,自私霸道、缺乏责任感,不愿与人交流,不肯帮助他人;不愿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玩具等,所以我设计了这节社会活动课,希望从中培养他们自理能力,让他们懂得去关爱、帮助他人。 活动目标 1、感受关爱他人的过程,萌发关爱他人的情感。 2、体验照顾他人的乐趣。 3、感受被爱的幸福。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照顾生病的宝宝。 2、 引导孩子关心、帮助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1、创设环境:把教室设计成两个区域“温馨的家”“医院”。 2、玩具:宝宝餐具、宝宝床铺和床上用品、毛巾若干、体温针。 3、 每个幼儿塑料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在家里,当你生病了是谁照顾你的?他们是怎样照顾你的?他们着急吗? 2、组织幼儿观看“宝宝生病了”的视频,帮助幼儿了解宝宝发烧后,爸爸、妈妈是如何的照顾宝宝的。 3、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现爸爸、妈妈怎样照顾自己的。 4、游戏 (1) 玩法:幼儿自主选择扮演爸爸或妈妈,或者两个幼儿分别当爸爸、妈妈与宝宝(玩具)组成一个家庭开展活动。 (2) 游戏环节: ① 发现宝宝生病了,先给宝宝量体温。 ② 送宝宝去医院,打针、取药。 ③ 带宝宝回家,给宝宝喂药。 ④ 哄宝宝睡觉,帮宝宝擦汗、喂开水;用手探宝宝的体温是否退烧等。 5、延伸活动:如果爸爸、妈妈或身边的亲戚、小朋友生病了,我们就应该像现在这样照顾他们。 教学反思 1、在环境创设方面:我利用一些材料把教室布置成两个区域:温馨的家和医院。 2、 小班的幼儿对医院产生恐惧心理,通过这次活动让他们了解发烧对小朋友身体发育的危害,体验宝宝生病后父母担心、着急的心理。 3、 注重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主动关心、帮助身边的人。 4、 不足之处:因为小班幼儿还是处在“自我”阶段,合作意识还未形成,还有待提高。也可能我设计的环节过多,小班幼儿可能无法很好的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