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背景 结合大班幼儿本学期在学习量的守恒和面积的守恒课程的情况下,把本节课作为一节课程的活动延伸,让幼儿在现实生活中知道等分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发现物体不同的组合方法,发展简单的推理能力。 2.增加数学活动的趣味性,感受学习乐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 找出在不同条件下的组合方法 2. 根据提示进行简单的推理 活动准备 玩具小熊,小兔各一个,每组一个盘子,每人10粒玉米豆,3个饼干袋,4个糖纸,5个果冻壳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导入主题 1. 手指游戏《十个手指变变变》 2. 玩具小熊引出课题内容 ---教师:小熊过生日,邀请好朋友来做客,她准备了许多的玉米豆,为了让每个客人都可以吃到,它为每个客人准备了一个或者两个 玉米豆,朋友来了,小熊真开心,直到朋友走了,小熊也没有搞清楚今天家里来了几位客人,他在整理房间时发现,盘子里的玉米豆少了10个 。 二.感知物体的多种组合方法 1. 在游戏中初步感知物体的不同组合方法 1)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组合方法 ---教师提问:客人一共吃了几粒玉米豆? ---请小朋友帮小熊算算,今天可能来了几个客人? ---如果每个客人只吃了一粒玉米豆,那来了几个客人? ---如果每个客人吃了两粒玉米豆,拿来了几个客人? 2).幼儿操作练习:请小朋友每人自己盘里的10粒玉米豆,分一分,算一算来了几个客人? 3).比较三中分法,最多来几个人,最少来几个人? 2.游戏中巩固对物体组合多样性的认识,发展简单的推理能力。 1).出示小兔子,设置故事情境 ---现在小兔子也要请客了,它为每一位客人准备了两个或三个食品,知道客人走了,小松鼠也不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在收拾屋子时,它发现垃圾桶里有3个饼干袋,4个糖纸,5个果冻壳。 ---现在请小朋友猜猜看来了多少客人? 2).操作并联系 ---客人一共吃了几个食品?让我们一起数一数。 ---如果每个客人只吃两样食品,那来了几个客人?老师操作。 ---如果每个客人都吃三样食品,那来了几个客人,我们也来算一算,请幼儿操作。 3).请小朋友比较一下,最多来几人,最少来几人? 三.小结: ---今天,我们帮小熊和小兔子解决了难题,她们都夸小朋友们聪明,下次有困难还请你们来帮忙,如果小朋友遇到这样的困难我们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算。 ---现在,小班小朋友也在为老师发给它们的糖不知怎么分而发愁呢?我们一起去帮帮它们怎么样。 教学反思 1. 课堂中重复语言过多,语言不够精炼 ,教学对于大班孩子而言可以直接开门见山没有必要再做手指游戏来导课 2. 在活动中没有注意每个孩子的探索发展情况。 3. 整个教学思路比较清晰,但是结束时有点草率,没有出现小组操作巩固的环节, 4. 最后西安市高新幼儿园的园长听完此课点评时讲到希望作为我们农村的幼儿园老师在学具准备时尽可能选择随地可取的才来用,可以拿动物的图片来等分等等,希望可以从繁琐的教学具准备过程中将老师解放出来。她认为教学知识形式,发展孩子才是关键。好的是我的教学解决了现实生活中孩子的等分物体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