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发现与了解吸铁石,知道它能将铁制品吸住。 2、愿意进行探究活动,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难点:能在操作材料中吸到铁制品,并说出铁制品的名称。 活动重点:让幼儿知道吸铁石,并了解吸铁石的特性。 活动准备 回形针、小积木、弹珠、纸片等小玩意每组一篮。 人手一块磁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今天,我们小二班来了一位客人,我们一起看看它是谁? 出示磁铁,看看是谁?(幼儿自由回答) 哦!原来它的名字叫磁铁。 介绍磁铁的特性并让幼儿帮助磁铁找朋友。 二、基本部分: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2、提问总结: 你们找到的磁铁的好朋友都有谁? 它们都是用什么做的?你们怎么知道它是磁铁的好朋友? 总结:原来磁铁的朋友都是用铁做的。 那我们把磁铁的好朋友放在盒子里,我们送给磁铁。 3、请幼儿拿磁铁到教室里找一找,教师里哪些物品可以被磁铁吸住? 总结:你们在教室里找到的磁铁的好朋友都是谁?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三、活动延伸: 我们家里也有很多磁铁的好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明天来幼儿园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教学反思 活动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以下方面无论是与否,都应该分析是与否的原因,从而总结经验或提出改进措施)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纳?是否有适度的自由空间?是否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是否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例如,师幼配合情况,教师能否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在对目标、策略的验证与分析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4.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