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在送礼物活动中,学习按物体的用途进行分类。 2、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发展观察、识别和分类能力。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娃娃一个、塑料筐三个,幻灯片,糖、饼干、苹果等食物(10件)、皮球、小老虎、吹泡泡抢等玩具(10件)、衣服、裤子、袜子等衣服(10件)。 活动过程: 一、看看讲讲(播放课件) 1、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呀?(出示娃娃) 2、 过几天娃娃要过生日了,她收到了好朋友送来的礼物。 看!是些什么礼物呀?(观看一遍幻灯片) 3、娃娃收到了许多礼物,有的可以吃,有的可以玩,有的可以穿。找找哪些是吃的?哪些是玩的?哪些是穿的? 老师小结:娃娃收到了许多礼物,这些礼物有的是吃的,有的是玩的,有的是穿的。 二、选礼物 1、你生日时收到过礼物吗?是谁送的?什么礼物? 2、娃娃要过生日了,今天我们也去挑选一件礼物送给她好不好? (小朋友每人去挑选一件礼物) 3、 说说你买了什么礼物?是吃的、玩的还是穿的? 三、送礼物 1、娃娃家里有三个放礼物的筐,你们看一看,哪个筐里放吃的东西?哪个筐里放玩的玩具?哪个筐里放穿的东西? 2、想一想你的礼物应该放到哪个筐里去? 3、幼儿送礼物。引导幼儿根据用途不同放到相应的筐里。 4、老师检查:拿出放得不对的礼物,一起讨论应该放到哪里? 老师总结:今天娃娃收到了许多礼物,有吃的、玩的、穿的,真开心,她说谢谢小朋友,还要把好吃的东西分给大家一起吃。(大家一起吃水果、饼干等食物。) 活动反思: 第一个环节是让小朋友看课件,找出送给娃娃的礼物中哪些是吃的、哪些是玩的、哪些是穿的。在播放和提问的过程中,当看完第一张总的图片,并让小朋友找出吃的玩的穿的以后,我总结了小朋友的分类情况,但忘记让小朋友看后面的幻灯片。我发现之后就再次进行了总结,让小朋友对礼物的用途分类更清楚了。 第二个环节选礼物的时候,我问的问题:“你生日时收到什么礼物?”小朋友大多说是蛋糕,可能是幼儿的生活经验少,平时过生日可能只是家长买蛋糕而很少送玩具或衣服的原因吧。 总的来说,小朋友通过活动,都知道了礼物的用途。在送礼物的过程中,根据筐上的文字和图片找出自己的礼物应该放在哪个筐里,只有一个小朋友放错了,因此通过这一活动达到了目标。但是我觉得前半部分,我有些紧张,和孩子的互动和情感交流不够好,最后比较放松,孩子们也能有较好的回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