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知道风筝的来历,了解风筝的多种造型和点。 2.尝试制作简单的风筝,并享受放风筝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各种各样的风筝实物和图片,布置“风筝展”。 2.《潍坊风筝节》教师教学资源。 3.风筝骨架一副,面纸一张,尾纸2张,棉线一根(见幼儿活动资源包),未装饰风筝1个。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主题。 1.教师出示风筝实图,让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风筝,了解风筝制作材料的多样性。 "今天,老师请大家一起参观风筝展,你们开心吗? " 2.教师提出要求:仔细观察,会把风筝的秘密找出来!引导幼儿从造型、图案、色彩等方面展开讨论,发现风筝的不同特点。 教师提问: (1)"你看到的是些什么风筝呀?他们是用什么做的? " (2)风筝上画着什么图案?这些图案有什么他点?为什么要把风筝做成左右对称?(风筝左右对称这样能使风筝两翼保持平衡,不会掉下来。) (3)风筝的色彩看上去怎么样?为什么风筝用鲜艳、漂亮的色彩?引导幼儿发现鲜艳的风筝即使飞的很高也能看得到。 二、引导幼儿讨论风筝的简单构造,激发幼儿制作风筝的愿望。 教师提问:"风筝后面有个硬硬的是什么呀?"(介绍骨架、风筝面),"我们放风筝是手里牵着的是什么呀?"(介绍线和飘带) "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个有骨架的风筝呀? " 三、幼儿设计图案,并尝试制作简单的风筝。 引导幼儿设计自己喜欢的风筝样式,提醒幼儿注意图案的对称。完成后教师指导幼儿粘贴风筝的“尾巴”,系好长线绳。 四、作品展示,欣赏交流。 1.同伴之间相互介绍,交流制作经验。 2.把自己的风筝展示给客人老师看,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到操场上去放风筝,比比谁的风筝飞得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