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 .了解乐曲旋律和结构,并随A段音乐的节拍表现捏泥人 欣赏泥人的动作,体验和表达欢快的情绪。 2. 创编泥人造型,感受B段音乐优美 舒缓的情绪。 3 .在与同伴协作的过程中体验相互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喜洋洋》。 2、有捏泥人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小朋友,你们捏过泥人吗?捏泥人要做哪些动作呢?(根据幼儿回答,带幼儿有节奏的说 做动作。) (二)了解音乐《喜洋洋》。 1. 捏泥人是件很开心的事,我们为它配上一段好听的音乐,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做捏泥人的动作吧!(完整欣赏《喜洋洋》音乐) 提问:你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样的感觉? 2. 这段音乐共有几段,每段是不是一样,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再次欣赏音乐) 3. 分段欣赏,区分A B段的不同。 (三)用捏泥人的动作,配合 体会《喜洋洋》乐曲A段音乐的欢快节奏。 1. 教师示范做捏泥人动作。边做团 搓 压 捏的动作,边念:团,团,团脑袋;搓,搓,搓胳膊;压,压,压身体;捏,捏,捏手脚。 2 .幼儿练习,一起随着音乐节奏做捏泥人的动作。 第一遍:儿歌提示,捏小泥人。 第二遍:捏大泥人。(动作大) (四)创编泥人造型,随B段音乐用舒缓的动作表现。 1. 教师示范泥人造型。(师随B段音乐,与一幼儿合作,捏成泥人小丑) 2. 引导幼儿感受造型过程。 3. 引导幼儿创编泥人造型。 4. 幼儿两两合作,听B段音乐练习。(教师及时用语言提示) (五)随A段音乐表现欣赏泥人时高兴和赞赏的动作 神态。 1 .引导幼儿创编欣赏泥人的动作 神态。 泥人捏好了,真高兴啊!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和神态来表示高兴 来赞赏自己的泥人呢? 2 .教师示范表现欣赏泥人的情景。 3. 幼儿随音乐表现。 (六)完整表现捏泥人的过程。 1 .师随音乐示范一次。 2 .幼儿随音乐完整表现。 3 .请客人老师合作一次。 (七)谈话小结。 进一步明确音乐《喜洋洋》让人开心,与同伴协作让人开心,希望小朋友把开心和快乐带给更多的朋友。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以喜庆的乐曲贯穿始终,增强了活动氛围。活动一开始我引导幼儿说说做做捏泥人的动作,为下面做游戏做了铺垫。在引导幼儿听音乐做捏泥人的动作时,幼儿的动作比较单调,可能是女生多的原因,有点受拘束。幼儿两两合作的环节是活动高潮,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