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体验探究安装手电筒的乐趣。 2.能细致的进行观察并拆装。 3.了解电池的正负极,知道正确连接正负极灯泡可以亮起来。。 活动准备 每组一个完整的老式手电筒(用于幼儿拆开、观察手电的组成),两人一套实验物品(一个灯泡、一节电线和两节电池),每人一个拆开后的手电筒。 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的形式导出手电筒,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指导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出个谜语,看谁能猜出来。 一根铁柱胆不小,头带玻璃平顶帽; 一只眼睛亮闪闪,哪儿黑往哪儿瞧。——(手电筒) 提问:手电筒是用来做什么的?那手电筒为什么会发出光亮呢? 过渡语:手电筒能发出光亮的秘密就在手电筒里面,那让我们一起拆拆、看看手电筒里到底有什么? (二)拆一拆、玩一玩,了解手电筒的组成 指导语:每个组里有一个完整的手电筒,我们拆开后仔细观察手电筒里有什么?要求: 1.从手电筒的后边拆开,灯头保留。 2.仔细观察手电筒的每一部分,观察完后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请幼儿说一说,出示课件,一起认识一下手电筒的组成。知道只有把所有的材料正确的组装起来,手电才能发亮。 (三)引导幼儿观察,了解电池的正负极 指导语:刚才老师问小朋友,手电为什么会发出亮光的时候,有的小朋友说因为有电、因为有电池,那我们就先来探索一下电池的秘密好不好? 1.请幼儿仔细观察电池,电池长什么样?两端一样吗?你还发现了什么? 总结:用“+”号表示的那一头,鼓起来的那一部分叫正极,用“-”号表示的那头,平平的那一端叫做负极。 2.看电池图片,能快速区分电池的正负极。 指导语:不管电池是大的、小的、胖的、瘦的,他们都有一个正极,一个负极。老师这里有一些电池的图片,小朋友们能不能快速的区分出他们的正负极? (四)小实验:如何让灯泡亮起来。 指导语:我们认识了电池的正负极,那电池的正负极和手电亮起来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好不好? 老师这里有一段电线、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两个小朋友一组,进行操作,怎样将电池、电线和灯泡连起来,使灯泡发亮。因为灯泡易碎,所以小朋友在操作的时候要轻拿轻放,注意安全。如果灯泡亮了,不要老让它亮起来,小心烫着。 1.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让幼儿说一说你是怎样连接的?谁连接正极?谁连接负极? 小结:电线和灯泡各连接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让它成为一个封闭的圆,也就是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相连,就能使灯泡发亮。 3.再加一节电池,使灯泡亮起来,两节电池中间是怎样连接的? 小结:电池和电池中间也是正极和负极相连的。 (五)组装手电筒 指导语:手电筒就是按照这个原理使灯泡发亮的。小灯泡代表手电筒里的灯泡,手电筒里有电池,电线就是一个导电体,而我们小朋友见到的铁壳也是一个导电体,塑料不是导电体,但塑料里面有电线或铁片来充当导电体。(解释导电体) 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拆开后的手电筒,小朋友就用我们学的这个原理,试着将手电筒组装起来。 问题:探索为什么你的没有亮?哪里出错了?引导幼儿使手电筒都能亮起来。 (六)手影游戏 游戏玩法和要求:每个小组选一人打亮手电筒照在墙面上,其他幼儿用手组装各种造型进行游戏,然后更换打灯人轮流游戏。 (七)结束 指导语:小朋友们今天真棒,不仅探索出了手电筒发亮的原理,还能组装手电筒,真了不起,还用组装好的手电筒玩了手影游戏。回家后可以将我们的新发现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好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