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语言韵律。 2.领略诗歌所表达的意境,用恬静、舒缓的语言朗诵诗歌。 3.掌握诗歌第三段的句式结构,尝试创编。 活动准备: 1.小男孩睡觉图片一张 2.有窗帘的活动室。 3.音乐:梦幻曲 活动过程: 一、图片引入,师幼共同交流自己做过的梦。 师:这个小男孩在干什么?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有可能梦到了什么让他睡觉也在笑? 师:原来他做梦了,在长长的夜里,小朋友和老师我们会慢慢的睡着,然后做各种各样的美梦。那你们做过梦么?你做过什么样的梦呢? (幼儿回忆自己曾经做过的梦,然后大胆的与同伴分享做过的梦。) 小结:原来我们每个小朋友都会做梦,梦中有很多美好的东西。那下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关于梦的诗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欣赏诗歌,感受诗歌内容。 1.完整欣赏诗歌,并对诗歌内容进行提问。 师:梦是什么时候来的?梦又是什么时候走的呢? 师:诗歌里的小朋友在找什么?他到哪里去找梦了呢? 师:诗歌里的小朋友他们去枕头下,被窝中找了梦。那你有没有找过梦呢?那你会到哪里去找梦呢? (如幼儿回答在玩具堆里找梦,教师就可以说原来你做了一个关于玩具的梦,所以你在玩具堆里找了梦。如幼儿回答在衣柜里,教师就可以说原来你梦见了一条漂亮的连衣裙。) 2.幼儿分段欣赏诗歌,教师可以适当加上肢体动作。 师:我们在来听一听这首诗歌的前面一部分,然后请你用诗歌中的语言告诉我梦是什么时候来的,梦又是什么时候走的呢? 师:现在我们再来听一听诗歌的后半部分。 师:诗歌里面的小朋友找到梦了吗?(幼:没找到) 师:小朋友没有找到梦,后来他又想了什么办法?梦又是在什么时候回来了呢? 师:如果要给这首诗歌取一个好听的题目,你会取什么呢? 3.配乐完整欣赏诗歌 师:现在我们和着音乐一起在来完整欣赏一下这首诗歌《找梦》。 师:听完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感受呢? 三、感受、表达诗歌意境、 1.放下窗帘,营造气氛,请幼儿模拟睡觉的情境中欣赏诗歌。 师:(放下窗帘,跟小朋友互相说晚安,然后闭上眼睛,教师用恬静、舒适的语态,朗诵诗歌。) 师:梦来过了么?那现在他走了么?那这次诗歌欣赏,你又有了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呢? 2.引导幼儿像诗歌里面的小朋友一样,边念儿歌边找梦。 师:现在我们也像诗歌里面的小朋友一样一边念儿歌一边来找梦吧! 3.幼儿配乐朗诵诗歌 师:你们刚刚已经念了一边《找梦》这首诗歌。你们觉得自己念的怎么样呢?那我们在念这首诗歌的时候我们要用什么样的语气、声音和节奏来念这首诗歌呢,我们一起来讨论。 师:那现在我们就用你们说的,用温柔的声音,慢慢的来念一念这首诗歌吧! 四、创编诗歌。 1.教师示范创编诗歌,幼儿欣赏并熟悉诗歌第三段的句式结构。 师:根据幼儿刚刚回到的到某歌地方找梦,把这个问题的答案,编入诗歌诗歌的第三段中。 2.幼儿绘画创编, 师:小朋友除了你们刚刚说的,你们还可以到哪里去找梦?请你把它划在彩纸上。(调个别幼儿的绘画座屏,请幼儿用诗歌里的句式创编问句。创编2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