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 甘肃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彩陶最发达的地区。奔驰不断的黄河、雄厚肥沃的黄土高原、绵延千里的河西走廊,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彩陶文化。为了让幼儿认识彩陶,感受、体验彩陶的美,我们设计了系列活动辉煌灿烂的甘肃彩陶,在活动中资助幼儿构建和获取有关彩陶的知识,感受并喜欢本土文化,萌发爱家乡的情感。小班幼儿对彩陶艺术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本次活动的内容富有儿童情趣,与他们的年龄和生活经验相符。通过简单的捏塑活动能给他们的创作提供广泛的空间,让他们更直接地参与艺术活动,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为中、大班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陶碗的造型特征,并尝试捏制小陶碗。 2.乐意向别人展示并介绍本身的作品,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初步了解彩陶的知识和简单的泥工技巧。 2.教师制作的陶碗实物与图片、陶泥、泥工板。 活动重点:掌握用团、捏的技巧捏制小陶碗的方法。 活动难点:能独立捏制出差别造型的小陶碗。 活动过程 1.观察小陶碗,引起幼儿制作的兴趣。 (1)自由欣赏各式各样的陶碗实物,观察陶碗的色彩及外形特征,鼓励幼儿讲述本身的感受。 提问:你们看到的是什么?(小泥碗) 这些标致的泥碗上有哪些你认识的图案和颜色?(有各种线条、斑纹图案,有红色、黑色、棕色等) 它们的外形有什么纷歧样? 小结:这些都是用陶泥捏成的小泥碗,再画上图案就成了斑斓的小陶碗。 (2)请幼儿用手摸摸泥碗,说说触摸的感觉。 提问:摸摸这些小陶碗有什么感觉? 激发幼儿制作的愿望:我们一起来制作斑斓的小陶碗吧! 2.教师示范,幼儿尝试捏泥碗。 (1)示范步骤。 ①选泥、分泥:选择适当的陶泥,并将泥块分为适合捏制的大小。 ②团泥、捏泥:用团的方法将泥块团圆,然后将团好的泥团放在泥工板中间,用手掌将泥团中部压扁,两手配合捏出碗边,并转动泥工板将泥碗捏圆成型。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指导要点: ①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制作泥碗; ② 制作时大拇指要放在泥团的中间,尽量将泥碗捏圆; ③注意用泥卫生,知道将散落的泥团收拾起来。 3.欣赏作品,彼此交流。 积极鼓励幼儿向同伴和老师介绍本身的作品,谈谈制作的感受,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延伸 1.在区域活动时鼓励幼儿尝试用差别的方法制作各种差别形状的陶碗。 2.将捏制好的小陶碗上色,感受在泥上着色的乐趣。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我园《甘肃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的开发与运用》课题组在小班进行彩陶主题活动实践的一次尝试。按照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及彩陶形象直观的外部特征,我们让孩子们通过看、摸、捏的过程慢慢走近彩陶。 活动中,教师首先用直观、有趣的方式让幼儿对彩陶有个初步的了解。孩子们边看边说:老师,这个彩陶像个葫芦。老师,这个大碗是怎么做的?产生了强烈的制作欲望。于是,我们运用小班幼儿已经掌握的团、捏等基本捏制技巧的经验,选择了最简单的陶碗让他们尝试。在捏泥碗时,孩子们既兴奋又不寒而栗,每个孩子都专注地投入活动。由于小班幼儿手部动作还不是特别灵敏和协调,有个别孩子对转动泥工板将泥碗捏圆感到有些困难,并且陶泥的粘性较大,又没有橡皮泥柔软,较易干裂,因此捏制的过程对小班孩子具有必然的挑战性,但在老师的指导和资助下,孩子们基本都能独立完成泥碗的制作。同时,我们也鼓励个别能力较强的孩子在捏好泥碗后进行装饰,还捏了圆点、树叶等小造型,有规律地粘在碗边,使小陶碗有了特另外造型。孩子们捏出的小陶碗大大小小、圆圆扁扁,各有特色,他们对本身的作品都十分喜爱,为下个活动画画小陶碗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学习和了解更多幼儿园优秀教案,请关注优学幼儿网,竭诚为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