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斜面与斜面上物体的滚动 执教老师:刘金赵 活动准备:略 目标: 1.发现哪些物体容易在斜面上滚动 2.自主操作,探索物体在斜面上滚动的结果。 3.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作用。 过程:略 评析过程及结果记录: 教研组长徐波评前引导问题: 1.根据这节活动的整个过程,您认为刘老师的活动名称还有更好的表述方式吗?如果有,您认为怎样更合适? 2.三个活动目标您认为定得怎样?还有没有更准确地表述方式? 3.优点和不足各是什么? 托班组和小班组评析结果: 名称:物体在斜面上的滚动 目标:1.引导幼儿发现那些形状的物体容易在斜面上滚动 2.幼儿通过自主操作总结物体的滚动结果 3.通过联系生活幼儿可以联想到几种斜面 优点: 1.提问的问题与所创设的环节相扣,起到了引导启发的作用 2.目光能够和每个孩子对接 3.引导语简练到位 4.幼儿参与性强 5.及时丰富科学词汇 6.遇到问题与幼儿一起探讨,加强对现象的认识 7.准备充分 8.能及时回应孩子 不足: 1.目标3只联想到不同的斜面,没有涉及用途 2.题目有点罗嗦 疑问:出示地毯有何作用? 中班组和大班组的评析结果: 优点: 1.孩子们兴趣浓,在操作时,像膏药一样牢牢地粘在地板上。 2.选材大胆,敢于尝试。 名称:斜面与物体的滚动 目标: 1.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2.探索并发现物体运动与斜面的关系。 3.简单了解生活中斜面的运用。 不足: 1.在探索相通大小的两个木质圆柱体在高度相同的两个斜面上运动结果如何时,教师不能认为得让圆柱体的滚动停止下来,不符合科学精神。 2.在请幼儿探索的时候,操作规则和要求强调得不够,很多孩子一开始不清楚到底该如何去操作。 3.目标1对孩子来讲,太简单。 梅香:我们的赵子(刘老师)此时此刻就像一只小白鼠一样,任人解剖着、研究着。让我们每个人在解剖的过程,获得自己的专业成长。我觉得这是一种了不起的献身主义精神。如果没有这节活动,一黑板一黑板的经验(我们评课,有专门的人在黑板上记录,这样,可以筛选出最具有争议或者代表性的问题,进一步研讨。),一脑袋一脑袋的想法怎么会有?所以,我倡议大家,人人都敢做这样的小白鼠,人人能做有价值的、值得大家解剖研究的小白鼠!谢谢你,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