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几种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 2.培养幼儿通过实验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3.提高幼儿比较观察和细致观察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向父母询问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 2.物质准备: (1)生熟鸡蛋(生鸡蛋标上数字1、熟鸡蛋标上数字2)若干个; (2)托盘、餐巾、小碗(没人2个分别贴上生、熟标签)、手电筒; (3)记录用的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图、记录表、铅笔没人一套; (4)快乐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兔妈妈,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兔妈妈,今天我想请你们到我家做客,你们愿意吗?“幼儿听音乐入场坐好。 2.出示鸡蛋引出课题。 老师:“欢迎到我家做客,我为大家准备了煮鸡蛋吃,,可我不小心把煮熟的鸡蛋和生鸡蛋魂在一起了。小朋友们能不能帮我想想好的办法,把生鸡蛋和熟鸡蛋区分开,但是还是不能把鸡蛋弄破?” 二.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动手尝试区分生熟鸡蛋 1.组织幼儿讨论,让幼儿说说自己想出来的办法。 2.幼儿动手尝试区分,并做好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师:“大家想了许多好办法,让我们来试一试吧。为了更好地把生熟鸡蛋区分清楚,我为大家准备了两个碗,请你用自己想的办法先试一试,然后把你认为的生鸡蛋放到写有“生”的碗中,在记录表示画×,把你认为的熟鸡蛋放到写有“熟”字的碗中,在记录表上画√。” 3.组织幼儿说一说是怎么区分的。 请幼儿把自己验证的结果、方法和记录表讲一讲。 三.引导幼儿通过看图来了解、验证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 配班老师扮演小松鼠敲门:“我是小松鼠,听说小朋友正在帮兔妈妈想办法区分生熟鸡蛋,我也从电脑上搜索了几种非常简单的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教师组织幼儿观看图片内容,了解三种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 (1)把生鸡蛋和熟鸡蛋分别用手转动起来,生鸡蛋转动的慢,熟鸡蛋转动的快。 (2)用收晃动生熟鸡蛋,感觉里面有东西的是生鸡蛋,熟鸡蛋则感觉不到。 (3)用手电筒照生鸡蛋时比较透亮,熟鸡蛋不透亮。 教师和幼儿边看方法图,边用一组鸡蛋进行尝试验证。 四.幼儿利用已知方法,帮兔妈妈再次验证,并填写记录卡。 1.幼儿用每一种方法去区分生熟鸡蛋并填写验证结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要求幼儿用第一种方法试验后,把记录表写好:转得快的鸡蛋是熟的,画√,转得慢的鸡蛋是生的,画×。 用第二种方法试验后,在没有感觉的鸡蛋下面画√,在有感觉的鸡蛋下面画×。 用第三种方法试验后,在不能透亮的鸡蛋下面画√,透亮的鸡蛋下面画×。 2.组织幼儿说一说自己的验证结果。 3.请幼儿将熟鸡蛋剥开,进行验证。 师:“孩子们,你们真是太聪明了,生鸡蛋和熟鸡蛋终于分清楚了。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把熟鸡蛋剥开吃吧!” 五.简单讲解区分生熟鸡蛋的原理。 1、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能区分生熟鸡蛋? 教师总结:因为生鸡蛋里面是液体,转动时里面的蛋清、蛋黄也在自转,影响了鸡蛋的旋转速度,熟鸡蛋里面是固体,不会影响鸡蛋的旋转度;熟鸡蛋里面是实心的,所以晃动时不会有什么感觉,生鸡蛋则会感觉到里面有东西;用手电筒照时,生鸡蛋清很透明,而熟鸡蛋则不透明。 2.将生鸡蛋打开比较生熟鸡蛋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