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 孩子们喜欢读儿歌,并且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好奇,经常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想。在语言区里,常常看到他们自编自创小儿歌。如:爸爸是一棵大树,妈妈是一棵大树……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感受儿歌韵律美,体验创编的乐趣,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宁静、温馨的意境,激发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2、理解儿歌内容,尝试有感情地诵读儿歌。(重点) 3、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并进行创编。(难点) 【活动准备】 1、《摇篮》flash动画,《摇篮曲》音乐。 2、一张摇篮图片,四幅自制教学挂图。 3、创编时所用图片:鸟宝宝,龟宝宝、熊宝宝、蝴蝶宝宝等。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新朋友,孩子们快来看看,是谁呀? 宝贝们好!我的名字叫摇篮。你们认识我了吗? 师:摇篮有什么用呢? 师:摇篮是小宝宝的床,睡在里面有什么感觉呢? 2、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关于《摇篮》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二、欣赏诗歌、感知理解。 1、第一遍欣赏(教师朗诵,引人入境) 提问: (1)儿歌的名字是什么? (2)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 师:儿歌里还有些什么呢?让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听。哪些是摇篮?她们又是谁的摇篮呢? 2、第二遍欣赏(播放课件flash,整体感知) 提问: (1)师:谁来说一说哪些是摇篮?(提示幼儿用诗歌中这样完整的句子回答) (2)师:想一想蓝天是摇篮,摇着谁呀?大海是摇篮,她的宝宝呢?…… 3、第三遍欣赏(图文结合,分段理解) 孩子们说得可真棒!摇篮妈妈听到了可高兴了,瞧,她带着自己的宝宝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教师此时将教学挂图轻轻地推到前方) (1)师:看谁的小眼睛最明亮?先来看第一幅图吧!你看到了什么? 师:哦!白云在做什么?你能用动作表演一下吗? (2)师:你演的可真好!我们一起接着看看大海的怀抱中有谁呢?师:好的,浪花在做什么?一起做一下这个动作吧! (3)师:恩,孩子们表演得真不错!再来看一下第三幅图中又有谁呢? 师:看风儿在做什么?花宝宝呢? (4)师:花宝宝睡着了,我们可爱的小宝宝呢? 师:他是怎样睡着的? 三、诵读诗歌,加深理解。 1、随文划指诵读。 师:宝宝们都睡着了,我们不能把他们吵醒,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朗诵呢? 师:那我们就用轻轻的、美美的声音来读读这首诗歌吧!孩子们,伸出你们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划指读一读吧!此时你们的小指尖嗖的一下碰到了字宝宝,准备好了吗? 2、师幼合作诵读。 师:这么美的诗歌,我们一起再合作读一读吧!我读前半句,你们接读后半句。看好老师的手势,比比哪一小组接读的好哦! 3、幼儿接龙朗读。 师:谁愿意展示你的声音?好的,请4名幼儿接龙朗读。 4、师幼配乐同诵。 师:孩子们读得真好,我也想读一读了,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来美美地读读吧! 四、展开想象,创编儿歌。 1、示范引导创编。 师:你们朗读的声音可真好听!瞧,都把螃蟹宝宝吸引来了!螃蟹宝宝的摇篮在哪里?我想到一首诗歌了,你听:海滩是摇篮,摇着蟹宝宝,海风轻轻吹,蟹宝宝睡着了。 2、幼儿分组创编。 师:我当上了小诗人,你们呢?想不想当小诗人?好,赶快把你们桌下的宝宝们请出来吧!你也来用诗儿歌中那样美的语言说一说吧!还可以将你编的诗歌说给同伴听。 3、幼儿集体交流。 五、总结评价,情感提升。 1、师:这些小诗人编得真好听!老师把它们串在了一起,你们想不想听听我们创编的诗歌呢? 大树是摇篮,摇着鸟宝宝,树叶沙沙响,鸟宝宝睡着了。 沙滩是摇篮,摇着龟宝宝,温度悄悄升,龟宝宝睡着了。 草地是摇篮,摇着兔宝宝,草儿轻轻动,兔宝宝睡着了。 花儿是摇篮,摇着蝴蝶宝宝,风儿轻轻吹,蝴蝶宝宝睡着了。 2、师:这真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啊!孩子们,你们真棒!今天不仅帮小宝宝找到了摇篮,还当上了小诗人,编出了好听的诗歌。你们高兴吗? 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宝宝,他们的摇篮在哪呢?细心的小朋友和我一起去找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