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消灭蚊蝇 主题由来: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蚊、蝇开始孳生。班上出现蚊、蝇时,孩子们便急忙叫老师拿苍蝇拍打它们。但孩子对苍蝇和蚊子区分的不是很清楚,有时明明是苍蝇落在地上,孩子们总喊“老师,有蚊子!”而且他们还常常到我这里来给我看他们身上被蚊子咬的包。他们总是问我老师,它们为什么这么脏、这么坏?为什么咬我们?怎么咬?我们怎么都不知道?……根据孩子们的好奇心,并结合季节,我们与孩子共同开展了消灭蚊蝇这一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 问题板块 | 主题壁报 | 区域游戏相关内容 | 家园合作 | 资源利用 | | | | | | | 1、观察、了解苍蝇、蚊子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并能区分它们。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表现对蚊蝇的憎恶。 3、通过消灭蚊蝇,初步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苍蝇和蚊子都长什么样? 蚊子为什么要叮我们,苍蝇叮不叮人? 它们小时候长什么样? | 1、主题背景墙:活动中逐渐创设“苍蝇”、“蚊子”在哪里?背景墙。 2、信息栏:请家长根据主题,帮助寻找相关资料和图片,利用泡沫板展示出来。 3、作品展台:利用玩具柜、窗台展示幼儿作品。 | 图书区:增加幼儿昆虫介绍的书籍和有关蚊蝇的故事磁带。 益智区:增添有关的拼图、镶嵌玩具。 电脑区:相关介绍蚊蝇的一些软件资料和游戏。 | 利用楼道墙面向家长展示主题活动网络图。 出示本主题的教育目标及主要内容。 提出家园合作建议。 | 环境:教室、院子、公园、社区、家里等一切有蚊蝇的地方。 幼儿园资料室相关资料;家长收集的资料或图片。 故事:《小红脸上的包》、《他问什么肚子疼》 谜语:“蚊子”、“苍蝇” 电脑软件:蚊蝇的习性特征介绍 图片:蚊蝇外形特征图片 实物:自制蚊蝇标本 | | | | | | |
活动网络图 主要活动:1、认识蚊蝇(主要特征) 2、蚊蝇在哪里(生活环境) 3、身边的蚊蝇(对人类的危害) 4、消灭蚊蝇 5、环境保护小卫兵 活动一:认识蚊蝇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了解蚊蝇的基本特征,激发观察兴趣。 2、能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蚊蝇的区别。 活动形式:小组观察、区域活动 活动准备:教师了解蚊蝇基本特征及区别,并与家长共同收集蚊蝇图片;给幼儿交待任务,请幼儿回家了解幼儿关蚊蝇的知识。 科学区:自制标本、放大镜若干。益智区:蚊蝇拼图。语言区:百科全书;电脑课件。 设计意图 | 师幼互动 | 教育反思 | 首先蚊蝇是夏天幼儿经常接触到的昆虫,和幼儿生活密切相关; 其次幼儿虽然很熟悉它们但只停于表面,容易混淆并且对它们有很多的疑惑,因此设计这一活动,使幼儿对身边的实物更加了解、熟悉。使幼儿好奇心得以满足。 | 一、谈话:教师:你平时看到的蚊子和苍蝇什么样? 幼儿:“苍蝇黑黑的,蚊子小小的;“苍蝇和蚊子都有翅膀”;“它们特别脏”。 二、观察蚊蝇成虫标本 教师提问:“他们有哪些相同点?”幼儿观察标本,自由发言。 教师介绍蚊蝇的共同特征(都属于昆虫;分头、胸、腹三部分;有翅膀;六条腿) 三、观察讨论〈找区别〉 教师:谁看到它们有什么不同? 幼儿:苍蝇有两对翅膀,蚊子有一对翅膀;“苍蝇脚上有毛刺,蚊子没有”;“苍蝇和蚊子的眼睛不一样”;“它们的嘴也不一样,蚊子的嘴像针一样”。 四、观察幼虫标本 五、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区游戏,教师重点指导语言、益智、科学区幼儿游戏。 | 蚊子和苍蝇都是幼儿身边经常接触到的昆虫,对它们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它们太小,孩子们从来没有仔细观察过它们。所以当他们用放大镜观察老师自制的标本时,非常兴奋。都不敢相信这就是蚊子和苍蝇。 个别幼儿对苍蝇的幼虫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蚊子的幼虫不清楚,通过观察幼儿对蚊蝇幼虫形态有所了解,也观察到了它们的不同。 |
活动二:蚊蝇在哪里 活动目标:1、通过电脑课件,了解苍蝇、蚊子的成、幼虫生活环境。 2、能区分成、幼虫不同的生活环境,并进行分类。 活动形式:小组、区域活动 活动准备:语言区:蚊蝇成、幼虫生活环境图片资料。益智区:“找妈妈”“它们住在哪”分类玩具等。 设计意图 | 师幼互动 | 教育反思 | 首先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表达的愿望,同时了解幼儿的已知经验。在通过区域游戏活动让幼儿有更多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幼儿观察、判断、分类能力。 | 一、提问,引导幼儿思考 1、蚊子和苍蝇生活在哪里? 2、它们的幼虫生活在哪里? 二、区域活动 《找妈妈》、《蚊蝇找家》 教师交待游戏任务,幼儿自愿进入活动区,找到相应玩具进行操作。可以单人游戏也可多人合作游戏。 教师适当进入活动区指导,观察幼儿是否能正确的帮蚊蝇幼虫找到妈妈,并能按蚊蝇不同生活环境进行分类。 | 幼儿很愿意选择互动区中教师投放的有关蚊蝇“找妈妈”“蚊蝇找家”的玩具,并能认真的观察、判断进行游戏。李艺航小朋友观察能力很强,很快就找对、拼对了。其他个别幼儿还有些困难,需要教师进行适当帮助、指导。 整体活动反思: 通过观看电脑软件,幼儿对蚊蝇的生活环境有了一定的感知,知道它们都生活在比较肮脏的地方,更加能感受到蚊蝇的危害,引起了幼儿保护自己的意识。 |
活动三:身边的蚊蝇 活动目标:1、通过讨论、观看蚊蝇对人类的危害,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2、建立保护自己的意识。 活动形式:集体、小组讨论, 活动准备:蚊蝇生活录像资料;幼儿已知经验再现; 设计意图 | 师幼互动 | 教育反思 | 幼儿不喜欢蚊蝇,从他们的谈论中能了解到这一点。孩子们知道蚊蝇给我们人类带来很多坏处,但他们还不了解应该如何预防。 | 一、教师激发幼儿已知经验再现进行讨论。 1、蚊子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