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题活动――我的耳朵 活动的由来:3―4岁的小班幼儿正处在认知水平较弱的年龄阶段,他们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充满好奇心,由于社会经验,知识水平欠缺,自我保护的能力相对较弱,班中刘兆庭小朋友因为感冒、发烧得了中耳炎,孩子们都很关心的问:“亮亮生了什么病?怎么不来幼儿园呀!什么叫中耳炎?中耳炎是哪里生病?”……从而引发了主题活动《我的耳朵》。 1、 认识耳朵,知道自己耳朵的位置及用途。 2、 能分辨出几个常见小动物的耳朵,了解其特点。 3、 引导幼儿分辨乐音和噪音的区别 4、 鼓励幼儿保护自己的耳朵,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1、什么叫中耳炎? 2、中耳炎是哪里生病? 3、我的耳朵什么样?它会帮我做什么? 4、怎么保护我们的耳朵? 5、我们的耳朵喜欢听什么样的声音? 6、什么小动物长着什么样的耳朵? 1、耳朵的图片。 2、各种小动物的照片及模拟小动物耳朵列车。 3、耳朵能做什么的图片 4、信息角:幼儿带来的有关保护耳朵的故事书及幼儿收集的关于耳朵的资料和照片。 5、布置保护耳朵的宣传小海报 1、 图书区: A、认识五官的图书。 B、故事:《美美的耳朵》《生病的耳朵》。 2、 科学区: A、辨别声音的玩具。 B、传声筒。 C、自制电话。 D、小镜子。 E、录音机 F、各种声音的磁带。 G、手电筒。 3、 音乐区: A、自制的各种乐器。 B、铃鼓、撞钟、三角铁、木鱼、双响筒等。 C、儿童歌曲磁带及录音机。 4、 电脑区: A、 辨别声音的游戏。 B、 保护耳朵的科学知识VCD 在家长专栏中: 1、公布本班的主题活动。 2、请家长配合幼儿园丰富幼儿有关耳朵的知识。 3、配合幼儿园,在家中继续巩固幼儿各方面的卫生习惯的培养。 4、请家长带幼儿去动物园观察小动物的耳朵。 5、张贴育儿知识:《陶陶的耳朵》《幼儿掏耳朵的误区》《幼儿耳朵常见病》《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卫生习惯》 6、鼓励家长积极投稿:“在家中如何培养幼儿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1、幼儿从家中带来的有关保护耳朵的故事书及幼儿收集的关于耳朵的资料和照片。 2、请林琛小朋友的妈妈(医院医生)来园给幼儿讲关于保护耳朵的常识,及耳朵容易生什么病。 3、与幼儿一起搜集关于耳朵的知识方面的图片、VCD、各种声音的磁带。 4、去亮亮小朋友家中探望。请亮亮告诉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耳朵。 主题网络图 主要活动: 1、 认识耳朵 2、分辨几种常见小动物的耳朵 3、分辨乐音和噪音 4、延伸活动:认识五官 活动一:认识耳朵 活动目标:1、认识耳朵,知道自己耳朵的位置及用途。 2、学说五官的儿歌。 活动形式:分组活动 活动准备:小镜子、五官图片 知道耳朵是五官的一部分 通过照镜子的游戏,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启发幼儿观察自己的耳朵。 深入感知了解耳朵的外型特征。 利用各种声音激发幼儿听的欲望,知道耳朵的用途。 利用儿歌,巩固幼儿对五官的认识。 一、 观察图片,认识耳朵,知道自己耳朵的位 置及外型特征。 二、游戏:《你的耳朵在那里?》每人一个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耳朵。 三、出示耳朵的图片,进一步观察耳朵。 幼儿讨论着耳朵的外型,观察发现每个人的耳朵都不一样。 四、游戏:《请你猜猜我是谁?》知道耳朵的用途。通过游戏分辨出各种声音。 五、学说儿歌:《五官歌》 附儿歌: 眼睛能看亮, 鼻子能闻味, 嘴巴能吃饭, 耳朵能听声, 爱护我们的好朋友。 根据《纲要》的要求,引导幼儿认识五官,对幼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幼儿亲自使用小镜子观察自己耳朵的活动中,幼儿十分感兴趣。通过初步的感知,幼儿对耳朵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明白耳朵对自己的重要。也解答了幼儿的问题,幼儿就是这样在探索中学习的,而且幼儿还能积极的参与到班级的环境创设,并请父母帮助,搜集有关的知识,主动的学习。 从初步的感知到深入的了解耳朵的用途,利用听声音的游戏活动,较好的完成了目标,为主题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伏笔。 活动二:分辨几种常见小动物的耳朵 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引导幼儿分辨大象、兔子、大公鸡、小猫、狗熊等小 动物的耳朵,并能说出它们耳朵的形状。 2、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和保护小动物的积极情感。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动物世界的光盘、多媒体、快乐的动物园的音乐磁带、录音机、屋内贴有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请幼儿家长带幼儿去动物园参观 引发幼儿的知识经验,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媒体的使用再现幼儿的经验记忆,激发幼儿的兴趣,保持小班幼儿注意力时间。 媒体的使用解决了重点和难点。 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和分辨。 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和保护小动物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特点。 一、 启发幼儿和教师一起去“幼儿园的动物博 物馆”参观。听音乐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进入教室。 二、引导幼儿观看大象、兔子、大公鸡、小猫、狗熊等小动物的耳朵电影。 三、放大小动物耳朵的图片,请幼儿猜猜“这是谁?” 四、鼓励幼儿说出不同小动物的耳朵的形状。启发幼儿了解小动物耳朵的用途。 五、活动的延伸: 请幼儿家长带幼儿去动物园参观,回来分享看到的小动物的耳朵还有什么新奇的地方。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和保护小动物的积极情感。 小动物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小伙伴”,通过了解小动物的耳朵,引导幼儿学会关注身边的事情,学会观察,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再通过观察了解小动物耳朵的活动,丰富幼儿知识经验,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和保护小动物的积极情感。 幼儿在观看录像之后,就能根据自己的经验,通过教师的引导,区分小动物的耳朵,并且通过观察,发现它们的特征。幼儿在与父母去动物园后,都积极的与伙伴交流自己的收获,同时,带来与小动物的照片,和伙伴分享。 促使幼儿积极的参与、主动的学习,在分享的过程中大胆的表达,获得成功感。 活动三:分辨乐音和噪音 活动目标:1、用耳朵分辨去乐音和噪音,了解身边的噪音是怎样形成的。 2、巩固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倾听。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与分组相结合 活动准备:录音机、磁带(各种声音)、手偶两个(一个微笑、一个痛苦) 引出问题,引导幼儿自己发现噪音的由来。 通过发言提高幼儿鉴别是非的能力。 通过师生活动,丰富幼儿认知经验。 通过表演,加深幼儿的认识与感知。 幼儿的游戏体现在一日生活之中。幼儿的学习也是这样。 一、 幼儿游戏区结束时,放一段好听的音乐, 再放一段幼儿大声叫时的录音。 二、讨论:那种声音好听呀?为什么?引导幼儿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幼儿分组讨论:我们怎样做才能不让我们的耳朵听到噪音? 四、小小表演会:请幼儿表演节目,其他幼儿做小观众,深入了解乐音对耳朵的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