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进一步认识眼睛的形状、颜色、位置及功能。 2.认识保护眼睛的方法。 3.知道看东西需要光线。 4.复习红色、黄色和绿色。 5.认读“眼”字。 活动准备 红色、黄色、绿色的物品。 眼罩。 小镜子、没有五官的脸谱、彩笔。 识字图卡“眼”(见教具)。 与眼睛有关的图书。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红色、黄色、绿色的物品,请幼儿蒙着眼睛触摸物品,看看能否说出物品的颜色。 2.与幼儿一起讨论眼睛的功能,以及保护眼睛的方法。 3.大家一起欣赏上述物品美丽的颜色,过一会儿,老师把活动室的灯光调暗,并拉上窗帘,向幼儿提问能否看得清楚物品的颜色(有些幼儿可能怕黑,老师最好站在他身边)。 4.再把灯光调亮,与幼儿一起讨论能再次看清楚物品的原因,然后总结有光才可以看见东西。 5.请幼儿照镜子,观察自己眼睛的形状、颜色和位置,再在一个没有五官的脸谱上画自己的眼睛。(脸谱留待以后的活动使用。) 6.出示识字图卡“眼”让幼儿认读。 总结分享 请幼儿互相观察,说说彼此的眼睛有什么不相同。 活动评价 1.能说出眼睛的形状、颜色、位置及功能。 2.了解保护眼睛的基本方法。 3.知道有光才可以看见东西。 4.能认读“眼”字。 延伸活动 请幼儿到“全家福”区,观察谁的家人戴了眼镜。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以多种方式认识保护眼睛的重要性,例如引导幼儿学习一些与保护眼睛有关的儿歌等。 2.邀请两位戴眼镜的家长来园,向幼儿介绍戴上眼镜的原因及带来的种种不便。 3.在图书角中投放与五官的汉字认读有关的图书,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认读汉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