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 通过有趣的观察活动,幼儿将了解植物根的向水性及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根与水的关系;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对比,培养幼儿分析、比较的综合能力。 二、材料准备 透明的玻璃盒或塑料盒若干,海绵、石子若干。 三、活动过程 [活动提要] 1.引导幼儿思考植物是靠根“站”在地面上的。 2.观察植物的根。 3.观察洋葱根的向水性。 4.小结,洋葱的根(各种植物的根)是向有水的地上生长的。 四、活动形式与方法 1.找一找 组织幼儿到室外或郊外观察大自然,引导幼儿思考问题。 (1)人和动物能站在地面上靠的是脚。 (2)植物站在地面上也全靠它的“脚”——根。根能紧紧抓住土壤,让植物牢牢地站着。 2.看一看 教师拔几株带根的草本植物,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根,了解其外形特征,知道根在土壤里伸向四面八方,把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吸上来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3.试一试 将幼儿亲自采集的带根的植物带回教室,同时,教师给幼儿提供带根的洋葱以及实验用具,组织幼儿动手操作并观察。 (1)幼儿按老师提示将带根的植物放置在透明的玻璃或塑料盒中,盒内有两块海绵,其中一块始终保持水饱和状态,另一块为干燥海绵,两块海绵置于植物两侧。以洋葱为例,在洋葱下放几块小石头或透明的玻璃小球,以便于植物根的伸展。 (2)教师组织幼儿每天观察1~2次; a.洋葱的根有什么变化?(是变长了还是变短了) b.根对吸水的海绵和干燥的海绵有什么不同的反应?(根向有水的海绵一侧生长)。 4.说一说 教师根据观察情况组织幼儿讨论,把观察结果告诉大家,引导幼儿了解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根会自动向有水的地方生长。 五、活动建议 1.为了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建议教师将洁净的水换成污染的水,继续做如上实验,让幼儿观察比较植物的根有什么变化。(植物的根会向有水的方向伸展,但根会变黑、烂掉。) 2.本活动建议在自然角进行,观察过程中,引导幼儿用画画的形式,记录观察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