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欣赏原始的雕刻作品,了解雕刻作品的起源以及所用材料。 2、引导幼儿感受原始作品中的生活气息和简洁、生动的造型特征。 3、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聪明和才智以及对美的追求。 4、引导幼儿用雕刻的方式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 活动准备 1、了解原始人类的生活环境 2、课前用小床和遮光布在午睡室里摆出一个弯弯曲曲的山洞 3、音乐、泥工工具、手电筒、拉斯科洞马头图片 活动过程 1、音乐起,师生一起钻山洞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钻过了弯弯曲曲的山洞,你们有什么感觉?” 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介绍作品名称来历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坐在草地上一边休息一边听我讲个故事。 2023年,在法国的一条河边,有四个孩子带着一条狗在游玩,他们玩得十分开心。突然,小狗不见了,他们很着急,四处寻找,后来,他们听到了小狗的叫声。循着声音,他们爬进了一个洞穴。洞很身,很曲折,洞口很小,但里面越来越宽,最后,他们爬到了一个很大的洞里,象大厅一样。在那儿,他们找到了心爱的小狗,而且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在洞顶上刻了65头大型动物。原来这是原始人类雕刻在岩石上的雕刻作品。 我们今天要欣赏的就是这个洞顶雕刻的一部分。 3、引导幼儿欣赏作品 A(实物投影仪打出马头像) 整体欣赏:“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能看出这是什么吗?”(马头,线) 教师:“这些东西是原始人刻的,离我们现在已经有很久很久了,你们猜猜这上面一根根象刺一样的线,究竟是什么呢?” “这些线条很直,又象射出去的什么?”(箭) “这些箭射向这匹马,这匹马会怎么样呢?” “你从哪里看出它要倒下了?你们看这儿有一条线(马脖子下面),它是一条什么样的线?” “马脖子什么时候回倾斜呢?” 小结,教师:“这些箭射向马,马正在逃跑。原始人把马脖子刻成一条弯弯的斜线,使我们虽然看不到马的身体,也能看出马的动作。” B讨论工具、材料。 “你们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吗?” 讨论作品提供的来源:原始人为什么要把动物刻在石壁上呢?为什么只刻动物而不刻别的东西呢?(提示:原始社会的时候人和动物都生活在山林里,他们饿了会吃什么?) 教师小结:原始的雕刻作品来源于生活,他们把心里美的感受刻在石壁上,让自己和所有看到的人心里感到高兴、喜欢。有的人以为把动物的样子刻在石头上,动物就跑不了了,而且他们想如果在动物身上画上箭,他们在打猎时也一定能射中这种动物,这也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4、引导幼儿用牙签、塑料印板等物在泥块上雕刻。 原始人用石器在洞里刻下了他们的愿望和心中的秘密,你们愿意像原始人那样也刻出自己的愿望和秘密吗?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刻好后藏到山洞里,最后幼儿打着手电筒到山洞里自由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