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 知道表情的含义,尝试表现滑稽的表情。 2、有尝试独立设计并拼摆面具图样的愿望,体验并欣赏自己活动的表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谁的面具最有趣”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介绍操作材料及活动规则。 (1)出示面具,引起幼儿兴趣。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新朋友,你们想不想看看他们是谁啊? 你们觉得他们长的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滑稽、有趣等词。 那你们想不想和滑稽的面具娃娃做朋友,想不想自己来做一个滑稽的面具娃娃? (2)出示面具配件。教师:老师这里有很多小东西,我们来一起做一个面具娃娃好吗? (3)逐一出示各种配件,与幼儿讨论各自的用途,可以摆放在什么部位?例如:你看,这像什么,可以放在哪里?与幼儿一同完成一副面具。 (4)改变配件。让幼儿体验只要改变一种配件就可以变换出不同的表情。 (5)请个别幼儿表演面具上的表情。 你们觉得这几个面具娃娃有趣吗?那谁能把这个有趣的表情表演出来? 2、幼儿拼摆各种面具。 (1)请幼儿自己操作。 (2)教师鼓励幼儿独立设计、拼摆出各种各样的滑稽人。对有困难的孩子可适当提供面具范例让他们模仿拼摆。 (3)幼儿拼摆后,可让他们邀请同伴欣赏自己摆出的滑稽人。 3、集体展示面具。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滑稽面具,说说他在干什么?并模仿他的表情。 一、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玩玩中认识各种竹乐器,并探索竹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 2、幼儿尝试自由组建乐队,并能用竹乐器给乐曲伴奏。 3、幼儿喜欢竹乐器,体验用竹乐器演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竹乐器:双响筒、竹筒、快板;竹子一家:竹筒、竹片、竹枝、竹叶; 2、乐器标记、节奏谱、音乐《木瓜恰恰恰》。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熟悉竹子的一家,知道竹子能做成很多有用的东西。 1、幼儿观察竹子的一家:竹筒、竹片、竹枝、竹叶。 2、说说竹子能做成哪些有用的东西。 3、小结:竹子不但能做成各种生活用品,还能做成竹玩具,更能做成竹乐器。 (二)幼儿认识竹乐器并探索竹乐器的演奏方法。 1幼儿去看看、说说、玩玩各种竹乐器。 2、提问:你玩得是什么竹乐器?你是怎样玩的?它发出了什么好听的声音? (三)出示图谱,感知节奏。 1、竹乐器发出的声音可真好听,水果娃娃听了也忍不住想跳舞了呢! 2、根据图谱感知练习三种水果娃娃代表的不同的三种节奏型。 3、看图谱听音乐完整拍出节奏。 (四)组建乐队,演奏音乐。 1、出示乐器标记,组建乐队。 2、分乐队听音乐徒手练习。 3、分乐队用竹乐器完整演奏音乐。 4、交换乐器再次演奏。 四活动延伸: 1、除了双响筒、竹筒、快板这些竹乐器,生活中还有哪些竹乐器? 2、鼓励幼儿和大人一起收集寻找。 江苏省张家港市合兴幼儿园徐洁 |